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使命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其中提到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下是河北技校网小编发回的报道!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代表团会议讨论中谈到,5年来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目前共有205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我国学习,中国已成为亚洲大、世界第三的留学生目的国,三年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在40万以上。教育开放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合作办学和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上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职业教育将再次加速
近几年,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布局的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也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十九大报告给中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作出了清晰的定位。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熊建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要求我们积极推进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建设,为做强职业教育、中国教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4051亿元,比2012年增加731亿元,年均增长5.5%。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打造出了一批骨干学校、骨干专业,培训了一批骨干师资,也使我国职业院校的办学面貌焕然一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对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熊建辉提出了三点建议:一要创新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模式,支持与世界知名院校、知名行业组织合作办学;二要积极引进和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证书和课程体系,加快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要配合国家产业转移升级的国际布局,积极稳妥推进校企合作“走出去”,重点建设若干所“鲁班学院”,打造中国职业教育海外办学特色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