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彩是
石家庄市51178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一名老师,手下的近30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其中也包括她的女儿。“作为老师和家长,我就希望孩子能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11月10日临近中午,李凤彩来到食堂,做着开饭前的准备工作。“一会儿我丫头也来帮我,说实话,以前真没想到这孩子还有帮我干活的一天。要不是这几年残疾人事业发展这么快,我丫头也进不了这个学校,恢复不到现在这种程度。”
说起党的十八大,李凤彩有些激动。“电视上直播十八大开幕式时,屏幕右下方还有手语翻译。我看了真高兴,这说明国家对残疾人越来越重视啊!”李凤彩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特殊教育”,给残疾人带来了福音。“尤其是对智力残疾人,希望以后全社会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让教育普惠每个孩子。”
不同的老师,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读出了不同的期待和希望。“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石家庄市第27中学教师孟凤丽说,这样的表述让她看到了新希望。她说:“‘三个公平’与教育息息相关,我希望让更多孩子不会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
作为一名从教11年的高三政治老师,孟凤丽非常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所传达出的信息,不仅仅因为这或许会涉及明年的高考试题,更因为从农村一步步走进城市的她,真切地感受过教育资源不平衡会让孩子受教育的机会也存在差异。
她认为,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从中考“抢生源”、中小学学生家长“傍名校”中就可以看出。
“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孟凤丽感到很欣慰。而报告中“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的表述,更让她感觉明天讲起课来,面对孩子们关于公平的提问,底气会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