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较早之前的新闻,5月2日,一考生因考中当地湖北省来凤县状元,以668分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而被校方立了座半身塑像。这则新闻曝出后许多网友吐槽称,“考上清华就立塑像,也太功利和浮躁了”,“为活人立塑像,显然有些愚昧和夸张。”其实批评一个现象或事件也无可非议,这是我们人人拥有的话语权;再者,现在网络如此便捷,更使得我们权力行使的方便。可我想说的是,如果要批评或质疑一件事情,首先应该对其有一定深入了解,起码的来龙去脉要清楚。
事件面前有时我们更要有一份宽容和理性。湖北省来凤县是属于国家重点贫困县之一。地处山区,大部分地区靠天吃饭,大部分乡镇位于山大沟深的边远山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40元,农村贫困发生率达到42%。了解完当地情况,或许就不会带着一种本有的意识去批评这一“疯狂行为”。如果是在一个发达地区,或许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并不值得如此夸耀,因为在发达地区发展机会多,考生可选择各种途径实现自身价值。可在这样一个国家重点贫困县,大部分人的梦想就只能寄予考取一所名校,从而实现“鱼跃龙门”,改变贫困的处境。对此,学校在如此艰难的教学环境下培养出一个人才,再为其立塑像的做法也能被理解。
在众多吐槽声中,这份“宽容”不是不辨是非的敷衍,它更多的是呼吁一种社会公平,一份教育公平。可能,在国家目前发展状态下,还不能做到无贫富差距,但如果我们多一分努力去关爱这些贫困地区的发展,虽谈不上无私的“大爱”,却是和谐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部分。(通讯员:乔玲)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