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庄市新华区北焦村林荫大院C标段内,建起了省会首所农民工学校。这个由简易工棚搭建的学校,可容纳千余名农民工轮流上课。在这里,灵活的授课安排让农民工可以有更多时间学习专业的施工技能、看书、打球、娱乐。这所学校的创办,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让农民工学校普遍化,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他们建设的城市,成为许多人热议的话题。
坐在这里,就想起了《春天里》
“今天中午不上课,我们可以自己来教室里打打球,看看书。”一位民工小哥腼腆地笑着,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不远处围着棋盘下棋的工友、晾晒衣服的工人家属和蹲在草坪上玩耍的孩子。这是8月24日中午时分,记者在石家庄市新华区北焦村林荫大院C标段一个简易工棚里看到的一幕。这个占地面积约21平方米的工棚是该工地的职工学校,因为在这里上课的学生都是农民工,大家也叫它“民工学校”。
据校长徐晓介绍,“民工学校”由广厦建设集团安徽创业公司创办,是目前石家庄第一家专门为农民工开办的学校。“我在广厦建设集团工作好几年了,每到一个地方施工,我们都会建‘民工学校’。”在这个由5间半大小的蓝色铁皮简易工棚搭建起来的教室中间,摆放着20多张桌椅,教室后面有书报栏,摆放着建筑、文学、安全生产方面的书籍杂志,书报栏一旁是乒乓球台。教室前面的投影仪在辅助教师授课之余,也承担起放电影、电视剧的任务。
“今年8月8日开学后,不管有没有课,不施工时一些工人就会来教室待会。”电工老李说,“我在石家庄干了10来年的建筑工,像现在这样,能在工地听课、看书的事情以前想都不敢想。真希望今后这样的学校多起来,更多的工友们有机会进学校学习。”
“这间教室,就是我们的春天,在这里我们很自在。”哼唱着《春天里》的工人们咧嘴笑着,“以前干完活满身泥土,出门都不好意思坐公交车,现在能自在地坐在这里看书,再干起活来也有劲儿了!”
帮农民工更安全地施工、更舒坦地生活
据徐晓介绍,公司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花费20万元才建起这所学校,目的就是希望能通过多样化的课堂知识,补充农民工各种知识技能的欠缺,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丰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农民工一直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干着城市里脏累的活,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努力,尽力让他们在城市里生活得好一些。”
该公司安全负责人郭永良负责在学校讲解安全施工知识。据他观察,讲课这些天来农民工变化挺大,“现在几乎没有不带安全帽的,工作也更细心了,很少有人在工地抽烟。才上了3次课,工人们生活方面的素质提高了不少,宿舍里也干净多了。”
据了解,学校为每组农民工培训安排了8节课,上课时间非常灵活,主要是利用晚上、中午和雨雪天气上课。技能培训课由该公司专业人员授课,有的科目该公司联系了有关部门比如消防队、公安局的老师,来讲授法制教育、时事政治、社会公德等科目。
农民工融入城市需要更多的“民工学校”
省会首所“民工学校”的创办,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同时也成为许多人热议的话题。“民工学校”所在辖区合作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志峰介绍说,他们办事处的同志知道广厦建设集团要给农民工办学校后都很支持,他们在辖区内组织文化、娱乐方面的活动,一定会邀请农民工学校的农民工与居民一同参与,希望帮助农民工真正融入到他们建设的城市中,得到社会平等的看待和足够的尊重。
还有网友呼吁,国家应该大力扶持这种农民工培训学校。据了解,现有南方的农民工子弟小学中,很多是政府在主导和管理。业内人士认为,只有政府与企业共建的农民工学校才能形成气候,才能对一个城市产生影响,改变一个城市的农民工生存状况。
另一方面,也有网友对此提出不同意见,“建一所农民工学校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弱势的状况,被拖欠工资、受歧视、子女不能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只有这种种不平等的境遇得到改善,农民工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需要为此努力的除了政府、企业,还有和农民工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的人们。”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