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制”中国和德国相差多少?

已阅[5927]次 [2017-02-20]

 

 

一只德国施泰夫(Steiff)泰迪熊拥有35个部件,80%的泰迪熊都是用手工制成,学习制作这样一只小熊通常需要1年。一只施泰夫的泰迪熊售价40-70欧元,之前为了节省薪资成本,施泰夫曾将部分生产外包给中国工厂,但那次合作仅持续了4年就结束了。该公司时任CEO公开斥责中国工厂生产的部分泰迪熊眼歪口斜,毫不可爱,质量缺陷毁了施泰夫的声誉。他解释说中国工厂质量不过关的原因是雇员们流动性过大,缺乏长时间的训练。

 

另一家德国企业也发现同样的问题,他们曾频繁访问中国合作商,希望能够建立良好关系,但后来却发现只要6个月,一家工厂的全部人员就几乎都换完了。员工的流动率如此之高,令德企觉得不可思议无法接受。

 

上述两个中国工厂遇到的关键问题:一是技能的缺失,二是人员的高流动性。这在德国企业很难理解的,因为同样作为制造大国,德国有延续了数十年的“学徒制”。这让他们的工人从正式踏入工作岗位那一天起,就已经训练有素。

                      

                                              

一位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完成学徒制就等于拿到一份正式的工作合同,除非举止不当,雇主通过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合格的优质工人,不仅在他们半工半读期间已教授了他们所有的基本技能,还有晓的传递了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甚至是职业操守和责任感,这些年轻人可以清晰了解他们是不是乐意从事某个行业,服务某家公司,或是选择重回大学接着读书,对于德国或是瑞士社会来说,学徒制既保障社会会有很低的年轻实业率,也控制了员工的流动率。

 

作为瑞士政府学徒制的重点实施单位之一,维氏集团ceo卡尔.埃尔森纳四世接受专访时称维氏常年保持有50名学徒,每年接纳的新学徒在10-12名在瑞士学生从16岁开始,就可以选择是接着四年制的高中,还是做学徒。学徒每周有两天在技术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学习与他们学徒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有文理分工,其他的三到四天都在公司或工厂学习,在维氏一半对学徒的安排是,第一年学徒部学习基本技术,从钻孔开始,第二年开始会分到不同的部门,在进行更细致的技术培训,以前瑞士的学徒制是和大学不能同时进行的,新政策改革以后,学徒制依旧可以读大学。

 

瑞士家族企业固宝林集团总裁及董事会成员,家住第六代传人拉菲尔.固宝林曾谈到瑞士的竞争力,他首先提到瑞士的双轨制教育,在学校里学习理论,并在工厂里进行实习。之后就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这种双轨制的教育是瑞士经济的重要支撑,把工匠精神一代传一代。

 

在德国学徒可以成为技师,也同样有机会有朝一日成为博士毕业生。因为他们在进入技校并完成学徒制之后,可以在之后进入大学学习。

 

很多德国政界和商界的名人都是从学徒开始的,德国前总统施罗德就是有名的例子,这位日后的德国总理14岁就开始在一家五金店做了一名零售学徒。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艾莫时,他不无自豪地自我介绍说自己从16岁开始做学徒,所学的技能是制作工具,因为手艺学的很好,甚至一度获得德国佳工具匠人,的称号之后他回到大学学习,同时学习生产工艺和工程技术两个专业。而他本人的职业生涯是从奥迪培训生项目开始的。

在相对中国来说,中国很多企业在大专生和大本科生上的选择,让更多人选择去学一些根本没有用的专业,不是有那句话是,要读热门的大学,哪怕是冷的专业。公司招进去这些大学生,还要从新培养,而对于那些大专生则进不去这些企业。本科生浪费四年,只为进了公司从新培训,专科生浪费一辈子的世界也很难进入专业更好的领域去发展。

报名电话
 上一条:天津高盛教育:UI交互设计行业有哪些
 下一条:为什么需要学徒

相关信息

河北技校网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