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工程师高级理论知识试卷4

已阅[6610]次 [2009-01-07]

 
  A、大限度        B、小限度        C、标准限度        D、时间
 
53. 在一定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速度与切削寿命之间在双对数坐标系下是(    )关系。
 
  A、素数            B、非线性          C、线性            D、指数或对数
54. 影响刀具扩散磨损扩散速度的主要原因是切削(    )。
 
  A、方向            B、速度            C、力              D、温度
 
55. Ti元素的扩散速度(    )。
 
  A、与钨一样        B、高于碳          C、与钨、碳一样    D、远远低于钴
 
56. 刀具的切削路程lm,切削速度νc,切削时间T,可以用(    )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A、lm=νcT          B、lm=νc/T        C、lm = T / νc    D、T= lm νc
 
57. 精车时,后刀面的磨钝标准VB是(    )mm。
 
  A、2.2              B、0.1—0.3        C、0.9—2.1        D、1.9
 
58. 合金钢粗车时,后刀面的磨钝标准VB是(    )mm。
 
  A、2.7              B、1.9—2.4        C、0.4—0.5        D、3.9
 
59. 碳素钢粗车时,后刀面的磨钝标准VB是(    )mm。
 
  A、0.6—0.8        B、2                C、2.2—2.5        D、1—3.3
 
60. 铸铁件粗车时,后刀面的磨钝标准VB是(    )mm。
 
  A、1.1—2.8        B、3.6              C、1.95            D、0.8—1.2
 
61. 钢及铸铁大低速件粗车时,后刀面的磨钝标准VB是(    )mm。
 
  A、1.1—2.8        B、3.6              C、1.95            D、1.0—1.5
 
62. 刀具进入正常磨损阶段后磨损速度(    )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突增
 
63. 刀具剧烈磨损阶段切削力(    ) 。
 
  A、缓慢下降        B、不变            C、急剧上升        D、无法确定
 
64. 在加工界面内计算刀具中心轨迹时,其刀具半径是r值,r与球头刀半径R的关系为(    )。
 
  A、r=R2tanφ  B、r=R4tanφ  C、r=R3cosφ  D、r=Rsinφ
 
65. 宏程序的(    )起到控制程序流向作用。
 
  A、控制指令        B、程序字          C、运算指令        D、赋值
 
66. 已知直线经过(x1,y1)点,斜率为k(k≠0),则直线方程为(  )。
 
  A、y-y1=k(x-x1)  B、y=5kx+3  C、y =9k(x-x1)  D、y=4x+b
 
67. 在等误差法直线段逼近的节点计算中,任意相邻两节点间的逼近误差为(    )误差。
 
  A、等              B、圆弧            C、点              D、三角形
 
68. 在圆弧逼近零件轮廓的计算中,整个曲线是一系列彼此(    )的圆弧逼近实现的。
 
  A、分离或重合      B、分离            C、垂直            D、相切
 
69. 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B对应的变量是(    )。
 
  A、#22              B、#2              C、#110            D、#79
 
70. 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D对应的变量是(    )。
 
  A、#101            B、#31              C、#21              D、#7
 
71. 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F对应的变量是(    )。
 
  A、#22              B、#9              C、#110            D、#25
 
72. 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Z对应的变量是(    )。
 
  A、#101            B、#31              C、#21              D、#26
 
73. 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I对应的变量是(    )。
 
  A、#22              B、#4              C、#110            D、#25
 
74. 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J对应的变量是(    )。
更多的题库

报名电话
 上一条:数控工程师高级理论知识试卷3
 下一条:数控工程师高级理论知识试卷5

相关信息

河北技校网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