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具有高速率、大连接、低时延等特性的5G技术将开启一个“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在5G通信时代,人们5秒钟就可以下载一部2G的高清电影,在时速500公里的列车上可以正常上网。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我国通信业在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方面均处于全球先领地位。人民网此前有报道指出,未来我国5G技术的人才缺口将达到2000万。作为全国第一所全面对接通信产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和我省一所专门从事通信职业教育的高校,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帮助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有了新做法。
校企合作开展社会实践上岗“零距离”
企业招工难、职校招生难、学生就业难,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三大难”。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开展定向培养班,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与企业共建核心机房,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联合授课,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零距离”上岗。
3月6日,在学校的社会实践基地,记者走进了中国电信客服中心,湖南电信用户拨打“10000”号接通的客服一部分就是在这里。大厅有103个工位,由160名勤工俭学的学生轮流上岗。“我们前期会有集团专业的培训师给学生培训,包括业务知识、系统操作、礼仪规范等,故障客服培训一至两周上岗,全业务客服培训至少一个月才能上岗。在这里实践了一两年的学生就业更有优势。因为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包括一些难缠的客户,所以毕业的时候无论是面试还是进入工作岗位几乎都没什么压力。”该校社会实践基地指导老师熊雅豪说。
位于该校社会实践基地的中国电信客服中心
每天17:00~22:00进入服务热线高峰期,大厅全员满岗,客服中心一片繁忙。“喂,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感谢您的来电,祝您生活愉快!”朱伦一边头戴耳机接着热线电话,一边熟练操作电脑进入电信客服系统帮助客户查询并答疑解惑。从大一开始,通信技术专业的朱伦进入客服中心的勤工俭学岗位,现在工作已经满一年了。朱伦的业务能力提升很快,如今担任起了小组长,管理着10来个组员。今年读大二的他已接听了超过20000个电话,这让原本斯文腼腆的朱伦变得更加彬彬有礼。谈起这一年的收获,朱伦笑得很灿烂,他说:“我每个月要接听2000个左右的热线电话,我们的时间是按秒计算的,基本上要在60秒之内解决一位客户的问题。正因为我不知道下一秒要发生什么,所以要学会随机应变,第一时间给客户反馈答案,解决问题。不管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要以一种积极饱满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同样如此。”朱伦认为当客服并不是一件简单乏味的小事,相反,客服的实践工作对专业知识提升很有帮助,同时也很考验耐心。朱伦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很有信心。
学生在客服中心参与社会实践
鼓励自主创业 融入专业特色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职业教育如何在“众创时代”瞄准大众创业?除了规范的就业实践基地,2017年1月,学校还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目前该基地入驻项目团队32支,已先后孵化成功创业企业7家,涵盖通信设计、速递物流、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电子设备和生活休闲等领域,深度融入了专业特色和学生生活。
当其他同学都在校外实习时,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胡寒正在他的小店里忙得热火朝天。无线网络优化专业的他从大一就开始创业,成立了长沙湛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不仅承包了学校的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的维修维护业务,还在学校率先推出“共享电脑”项目。由于通信专业的学习对电脑设备的硬件与软件有一定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使用电脑很不方便。胡寒意识到这一市场需求后,和创业搭档采购了70台性价比优良的台式电脑,供在校生“共享”使用。学生通过电话或网络提前预约,胡寒会按时送“货”上门。学生可按天或者按月支付少量的“共享费用”,使用结束之后依旧由胡寒负责上门取货。胡寒介绍,当使用达到一定时长时,共享电脑即可免费赠送。
大学生如何平衡好学习与创业之间的关系?胡寒的办法是将专业和创业二者融合。他说:“大一的时候我把重心放在专业学习上,随着课程的减少我慢慢将重心转移到创业工作中。因为我选择的创业项目是专业对口的,所以专业的课程学习能为我的创业项目提供理论支撑,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也可以及时找老师求助。”
胡寒在维修计算机设备
学校对于创业的学生给予场地免费、水电费免缴、创业资金补助等方面的支持,而学生的创业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学校的就业。同样位于该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云邮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由该校毕业生张经国创立的,公司共有28名员工,其中12人是该校学生,校友比例超过1/3。除此之外,张经国在公司成立了绘图中心,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大二以上有专业基础的学生可申请进入绘图中心,采用“学习+实习”的模式参与免费培训和项目学习,在一年时间里为学校培养了60多名直输企业学生。张经国说:“一般情况下大学生从学校到走进企业都有一个学习和上手的过程,而我们绘图中心的学生通过前期专业培训,然后直接参与项目,到企业之后基本可以直接上手,企业也是抢着要人。”
张经国在为在校实习生授课
人才按需对接 本地就业成主要选择
在就业方面,职业教育又该如何发力呢?近年来,伴随着5G市场的启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通信产业将进入新一轮的繁荣期。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也迎来了大好机遇,每年还没到毕业季,毕业生早就“一抢而空”。
据介绍,2017年10月至11月,学校连续举办了98场专场招聘会,供需比例达到4:1。在11月份2018年应届毕业生就已大部分投入实习岗位,在毕业前就业率达到90%。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处陈航说:“我们会根据学生的求职意愿提前对接企业来学校举办专场招聘会,平均每天有2~3场,而且场次时间错开。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时间段只会举办一场,这样时间上就不会冲突,学生不存在去了这一场就错过那一场的情况。”陈航介绍,相比于大型的招聘会,专场招聘更有针对性,学生可以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招聘企业,一次性完成笔试、面试等环节,节约了求职成本与时间。陈航还介绍,通信行业的项目建设、项目招标等工作一般会在年底完工,此时也属于通信企业的用人高峰期,在这个时间段密集举办招聘会也能有效促进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岗位参与项目学习。
以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区域城市是学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地。但随着湖南近年来着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信息产业,打造“数字湖南”,致力“智慧城市、光网城市”建设,通信产业发展迅速,本地就业需求不断增长。从2017年开始,该校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就业的比例持续增加,在对2018届毕业生摸底调查中这一数值更是高达75%。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罗崇光说:“一方面湖南近年来与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缩小了,特别是长株潭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一系列引才政策的推出,让毕业生就业在本地逐渐成为新趋势。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逐步转向本地企业,说明学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得到了本地企业的认可,也是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定向订单培养的成果。”
尽管就业形势大好,但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当代大学生也要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罗崇光指出,通信行业的大学生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需求、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伦理与道德四个维度。另一方面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罗崇光建议:“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成几何态势增长,知识更新迅速,大学生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高专业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为就业做好准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