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提到:充分借鉴试点省市的改革经验,自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启动河北省高考综合改革。
一、新高考怎么考?
1、科目改革
新高考显著的变化在科目的改革上。
改革前,文科考语数英+文综政史地,理科考语数英+理综物化生。改革后将不分文理科,也就是物、化、生、史、地、政六科可以任意挑选三科。改革前,计分方式为语数英各150分,综合300分,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
改革后,自2021年开始,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按等级赋分。
2、学考和会考
《河北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指出,今后将存在“学考”和“选考”两种考查方式。
学考类似于现行的会考,不同的是会考仅仅是毕业水平考试,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而学业水平考试不仅是毕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还将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学业水平考试覆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设定的所有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14个科目。选考的科目只有6门(分别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学生要在6门科目里面选3门参加考试,考试范围主要是选修加一部分必修中比较难的部分。“选考”成绩记入高考总分。
2、赋分制
赋分制是伴随高考改革而来的一项重要规定,实施方式如下。以浙江省为例,将所有参考考生分为21个等级,以该等级高分赋分。
二、面对新政策,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全新的政策,我们该如何应对?总的来说 就是早规划、有体系。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点:
建议一:选择科目,文理兼备
不建议全文或全理,如果实在不喜欢物化,至少选一门生物。另外初中物化生三科和高中物化生三科的差距非常大,提前学习和了解非常重要,建议家长在暑假的时候选择先修课程。
建议二:要考顶尖名校还是选个物理
所有A档的学校基本上对物理有很高的要求,就算高考不考,自主招生也会考!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A档名校,我们可以负责任的说,物理是必选学科。
建议三:提前准备,初中学起来
实际很多拔尖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是学有余力的,如何在初中阶段把高中一些课程简要的先提前开始,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对中学科目的理解,一方面早做准备,建立优势。尤其是化学科目,化学科目是对于规律性依赖很强的学科,如果你懂得元素周期表的规律,那么对于初中化学的记忆和理解会直接提高一个量级。这样做既省时间,又能早早的建立起优势,非常合算。要知道,二中、一中的自主招生就直接就考察高中的思想方法甚至知识内容。
建议四:对大学招生政策和专业的理解要提前
由于大学的录取不同的专业有选考学科的要求,所以要求我们在选择学科的时候,提前对高校和专业有所了解。不然会产生南辕北辙。选完了学科,到报志愿时才发现不符合专业要求。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