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不科学的饮食方法

已阅[6976]次 [2008-12-10]

豆浆冲鸡蛋:

    鸡蛋中的粘液性蛋白会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从而使食物失去应有的营养价值。

茶叶煮鸡蛋:

    茶叶中除生物碱外,还含有酸性物质。这些化合物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部也会相应地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且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茶叶蛋是我国的传统食物之一,可以做餐点,闲暇时又可当零食,实用和情趣都兼而有之。然而,这却是不恰当的食用方法,有悖于健康,也谈不上营养茶叶蛋不是健康食品。

土豆烧牛肉:

    由于这两种食物所需的胃酸浓度不同,势必会延长食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造成胃部消化吸收的时间延长,加重胃肠负担。

    关注:欧洲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吃炸土豆或烧烤土豆并不直接导致癌症。

高蛋白加浓茶:

    有些人喜欢在进食许多肉类、海产品、贝类等高蛋白食物后,频频饮用浓茶,误以为饮用浓茶就可以去除高  脂肪、清心醒脑助消化。其实,恰恰相反,茶叶中的鞣酸与蛋白质相结合,会生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人的消化系统、排泄通道不适,大、小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的滞留时间延长,这是产生便秘的因素之一,也会增加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危险。

牛奶与橘子同食:

    牛奶与橘子等酸性水果同食,或者是刚刚喝完牛奶就吃橘子,就会将牛奶中的蛋白质无形之中与橘子中的果酸——维生素C相结合而凝固成块,这样会影响消化吸收,而且也会引发腹胀、腹痛。

饮酒时食用胡萝卜:

    β胡萝卜素与酒精在一段时间内同时进入人体,极其容易在肝脏中产生有害人体健康的致病毒素,是诱发各种类型肝脏疾病的危险因素。

长期食用植物油:

    花生油、玉米油中混杂着强致癌物质黄曲霉素。棉籽油中含有极易使人慢性中毒的物质——棉酚;而菜油中所含的芥酸物质,对高血压、心脏病人的健康也很不利。所以,应改变长期食用植物油的习惯。在烹制食物时,不妨增加动物油脂的使用量。通常情况下,用1份植物油配以0.7份动物油脂为佳。

秋冬天进补要慎重~~!!!

    “秋冬进补”由来已久,中医师认为,之所以秋冬补而不是春夏补,全因“天人相应”的道理。中医讲究的“天人相应”,说的是人要保持健康不生疾病,就必须顺应自然,适应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和昼夜规律,以保持人体内外协调。若不然,就会生病。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院长、广东省中医研究所所长涂瑶生就“秋冬进补”说,自然界里的秋冬季,都是收纳季节,所谓“秋收冬藏”,以“天人相应”联系来看,人也是处于收纳时节,这时是一年中容易通过“吃来之食”来吸收营养、强健身体的时候。

    涂瑶生院长还指出,秋冬气候怡人,人的胃口也比春夏要好,消化功能好,人在秋冬比在春夏容易长胖也有这个道理。这就像人的生物钟一样,都是人体与自然界的规律,千万别打乱规律,走入了进补误区。

误区一:没病也大补

    老王身体怪棒,只是前两年身子骨感觉有点不那么硬朗了,但比起同龄人来说,还是很有老当益壮的风度的。而老王的女儿早几年嫁到了加拿大,每年只能回国一次,也许是回来得少,弥补一下做女儿的孝心。小王很是心疼老爸,每次都大盒大盒的人参、鹿茸、燕窝、冬虫草的,一点也不吝惜口袋中的钱,每次回来一趟就像“过大礼”一样,丰盛着呢!老王的老伴则负责在家中“解决”女儿带回来的补品,平常送人送一点,其他的就自家吃,老王当然成了“消灭”补品的大头。每次老王推说身体好不用吃补品时,女儿和老伴都做生气状,老王只好“任由处置”,近来天冷点了,老伴几乎隔一日炖一样,本以为老人家多补点没错的老王老伴和女儿,却没想到做了错事:老王这几天就觉得心烦意躁,安定不下来。

    涂瑶生院长认为,“补”要对“虚”,没病不要补,不“虚”的人补来不对头,没病补来还可能会生病。人参补气,一定情况下可提高人的抵抗力,年轻人本身就比较强壮,若非大病初愈,吃了反而容易生疮、冒火,得不偿失。

误区二:有病就滥补

    小方在公司里做的是经常处理上下关系的经理助理职位,不说别的,就工作的这份压力已经让他累得喘不过气来。小方的新婚妻子小婷看着老公每天为工作奔忙,出于对小方的关心和尽一份妻子的义务,从娘家那边拿来了高级的鹿茸和高级人参,为老公补一补,在她眼中是义不容辞的事。想着反正老公要补一补,不如把自己也顺便补一补,小婷每日炖的红参汤,都留下一份给自己。没想才喝了几天,就病倒在床上。原来就是这些补汤惹的祸。小婷的体质根本喝不了这些补汤!

    入秋冬,特别是天开始寒冷时,感觉到身体虚的人可以补一补,但男女通常可能需补的不同,因为他们的体质一般不同。

    涂瑶生院长认为,体“虚”也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须辨阴阳,阴虚补阴、阳虚补阳。

    阳虚者(吹风易受凉、畏寒怕冷,常年满面红光,容易上火,甚至有高血压的),应温补,也就是吃一些燥性药物或食物,如鹿茸、红参、羊肉、狗肉等;阴虚者(不易上火,面色比较苍白的),则可以吃一些如沙参、麦冬、枸杞等药物。若体质无明显偏阴或偏阳的,则基本上不需补,多也就是补一下,吃一些不偏温不偏凉的药物或食物,如西洋参等,但也不宜多,要适可而止。

    现在还很流行吃胎盘补阳,还发展到千辛万苦找新鲜的吃,其实要吃胎盘还是要吃烤干研成末的才有效。另外,胎盘性温,吃多了会生疮,除非抵抗力非常虚弱、虚寒、肾阳虚的病人,否则不见得个个显效。

误区三:冬虫草吃一补百

    很多人要么为了送礼体面,要么为了出手阔绰,补品一买一送都是越名贵的越好,好还是很有来头的名贵滋补品,一些广告也误导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让不少人以为越是名贵的补品越是补!涂瑶生院长说,不少人都以为吃了冬虫草、高级人参什么的就全身补、强身健体,吃一顶百,钱女士就是这样认为的。钱女士已经患了慢性胃炎10多年,近来她听说冬虫草对身体好,自认为对身体好的对胃也一定好的钱女士,与师奶们一同找了批据说绝好的冬虫草,价格当然也相当可观。她想着,那么贵的冬虫草,一定能把胃养好!

    专家认为,不是越贵就越补,更没有吃一补百的事。涂瑶生院长指出,每样药物都讲“规经”,不入此经便补不了。他说,中医认为,冬虫草只入肾、肺经,也就是说只补肾和肺,只对肾虚病人(常感疲劳者)、免疫力低下者(经常感冒发烧的人)、肺气虚者(常感冒、一受凉就咳、说话细声细气的)效果明显,因此冬虫草用在肝病病人身上越吃越坏,用在胃病病人身上吃了也没效。

    小贴士:枸杞入肝肾二经,茯苓入脾经。

误区四:有药补,不管三餐

    一些盲目补身的人,只要一日三餐都来个老火炖汤,别的饭菜不吃或吃很少都无所谓,一日三餐认真的就是补汤。而专家涂瑶生认为,应为食补为主,药补为辅。他指出,食物也分阴阳,应根据身体状况来吃,比药来得重要,若非大病后以补药进补,一般效果不见得很明显。

    某些身体状况不好的病人则特别需要注意食补的细节,例如痛风病人,他们有嘌呤代谢障碍,血清尿酸都很高,饮食上若以打火锅去补,是万万不可的。鸡汤、浓汤、海鲜等食补品,狗锅、羊锅、海鲜锅,吃着肉没事,可一喝汤就关节痛、那是因为食物中的嘌呤物质都溶在味道鲜美的汤里了。

误区五:以形补形,万试万灵

    “以形补形”是不少人经常对吃补品的见解,吃腰补腰(肾)、吃胎盘补阳,中医专家说,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随便乱用,非得讲究吃法才能发挥效力。

    刘先生为了增加一些男性魅力,特别去医院找中医专家寻求良方。在医生的指导下,刘先生初尝甜头,似乎就那几味和中药夹杂着进食的“有形”的汤,让他心愿慢慢达成。在接受医生治疗了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自己能靠吃某些形似的动物器官“以形补形”,可原本神速的效果没有那么激动人心了。

    中医认为,吃法是“以形补形”的重要一环,不讲究吃法可能完全发挥不了或大大减弱食补的效力。在疾病状况下,医生指导用中药与猪肚熬汤,对于治胃还是很有疗效的。而现在流行吃的胎盘也得讲究吃法,要烤干研成末来吃才有效,不少人却以为新鲜的吃了才补阳。

    冬虫草也很讲究吃法,,一般要加西洋参,还要另外适当加一些其他药物,若盲目乱吃又不咨询医生意见的,即使每天吃10根、20根都是没用的。

误区六:鹿茸、红参冬天吃好

    一到冬天,尤其温度一下降,打火锅的人就多起来了,试想一下,外面打冷天的,围在暖炉边吃饭的感觉的确温暖。于是,“吃了就一个冬天都不怕冷”的羊肉锅,补身的狗肉锅,都纷纷端上餐桌。

    涂瑶生院长提出,秋冬还应以补阴为主,大部分阳虚的人秋冬不全补阳,还要补阴。鹿茸、红参、羊肉、狗肉都是补阳的药物和食物,而人们常有误区就是这些大补的东西都是冬天该吃的,于是就一味地吃这些补品。其实,阳由阴生,因此若本身是偏阳虚的,在用温性药物的同时,也要配合补阴药物,以求“阴中求阳”。

报名电话
 上一条:食物相克小常识
 下一条:用万表测量晶体管性能

相关信息

河北技校网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