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上课该如何导入呢?在幼儿园阶段,由于幼儿的身心特点,大部分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完成主要依靠教师的语言指导来实现。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那么今天沙河市综合职教中心为大家分享幼师一般如何导入幼儿上课的呢!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内容。如儿歌《小白兔过马路》教学导入语:“小白兔和小熊在过马路,谁能说说过马路时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
师幼在交谈中不知不觉地渗透新课内容,进而又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如故事《我来给你撑伞吧》的导入语:“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把伞,你们会在什么时候打伞呢?”让幼儿自由发言(下雨、出太阳)。“今天有几个动物出门时遇到下雨了,可是它们都忘了准备雨伞,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通过猜谜语能够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理解新课内容,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故事《美丽的彩虹》教学导入语:“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猜一样东西,‘雨过天晴天上挂,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这是什么东西?(彩虹)对了。那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彩虹弯弯的,像一座小桥,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整齐排列。”
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如故事《萌萌的微笑》的教学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有只爱生气的小灰狼,她总是不高兴,对别人也不礼貌。还有一只笑眯眯的小灰狼,即使遇到不礼貌的行为,他也能友善地对待别人。你们会喜欢哪只小灰狼?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小灰狼萌萌和她的朋友们,看看她平时是怎么样跟小伙伴相处的?”
采用悬念式导入新课,可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追根问底的热情,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如故事《幸好只是一个梦》的导入形式:出示课程图片,请幼儿观察并猜测。“你们看到了什么?它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听课件中小刺猬的心理活动,带着问题欣赏故事。“小刺猬吓得哇哇大哭,还说自己变成毛毛虫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听完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通过情境、小品、舞蹈、木偶等表演形式导入新课。如故事《狼大叔的红焖鸡》的导入形式:“小朋友们,当一只大灰狼见到了一只母鸡,他们会怎样呢?请你们用肢体动作表演出来吧!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个关于狼和鸡的故事,看看这个故事中的大灰狼和母鸡,像不像我们表演的样子?”这种情境表演将课程内容体现出来的导入新课的形式,能很好地启发并帮助幼儿理解,掌握课程内容。
借助实物、玩具、图片、贴绒等道具演示的形式导入新课,直观形象,幼儿既感兴趣,又容易理解。如儿歌《片片落叶像蝴蝶》的导入形式:出示实物——树叶,导入教学内容。“小朋友,秋天到了,你看到马路两旁的树上,叶子都怎么样了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和树叶有关的儿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操作形式导入新课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又对幼儿理解、掌握新授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艺术拓展《不倒翁》就可以用实验操作形式导入新课。“你们知道不倒翁为什么能不倒吗?我们来做个小实验,看完你们就知道了。”教师利用鸡蛋制作不倒翁,帮助幼儿理解不倒翁不倒的原理,并掌握制作不倒翁的方法。
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如故事《不要随便欺负我》,导入新课可这样安排:“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玩找朋友的游戏吧,看看谁可以找到多的好朋友。和朋友一起玩游戏的感觉是怎样的?你是否喜欢和朋友一起游戏?”
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幼儿会留心注意事物。如故事《一半加一半》,导入时可以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图画故事,名字是《一半加一半》。听说过‘一半’吗?一半让你想到什么?仔细观察一下课件画面,你们觉得一个一半是谁?另一个一半是谁,一半加一半又会是谁?小泥人让你想起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通过观察的形式导入新课,能使幼儿对所学知识理解快,掌握牢。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