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减审批不能削减责任

已阅[3694]次 [2009-02-27]

    2月25日,省会卫生监督部门整顿集中式餐具消毒行业,5家餐具消毒企业被勒令停产整改。石家庄卫生监督部门对餐具消毒行业的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一些企业消毒设备形同虚设,从餐厅拉回的餐具经简单过水即算完成清洗,厂房内卫生状况脏乱不堪,到处污水横流……众多套装餐具外表光鲜其实难副。
    记得套装消毒餐具初现饭店时,消费者颇为不满,到你的饭店来吃饭,理所应当提供洁净的餐具,凭什么让我另付费用呢?但考虑到卫生能有保障,多数消费者终还是接受了这种餐具。谁会想到花钱买来的消毒餐具不过是外表光鲜而已,真是令人大倒胃口、大跌眼镜。
    消毒套装餐具的出现本是一件好事。据资料统计,由于许多中小餐馆没有完备的餐具消毒设施,全国大中城市餐具消毒合格率仅在半数左右。集中式餐具消毒行业的兴起,为解决这一公共卫生难题提供了一条途径。如今,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不禁令人唏嘘。
    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无良企业当然要负首要责任。部分经营者贪图利润,缺少道德诚信,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对顾客的健康构成威胁,也败坏了一个新兴行业的声誉。但在谴责企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在利益的驱动下,如果缺乏严格的监管,企业违规难以避免。消毒餐具不卫生,受损的不只是企业信誉,更是政府信誉。
    据了解,目前国家尚无集中式餐具消毒行业的管理规范和相关标准,企业在注册、投产时也无需经卫生部门审批、备案,导致卫生部门无法及时掌握餐具消毒企业的底数及基本情况。这里面或许存在制度漏洞,但是作为职能部门要清楚一点:没有审批权并不等于没有监管责任。尽管监管难度很大,但只要下决心去管,总能找到办法。在这一点上,石家庄市卫生监督部门掀起的监管风暴就给我们以启示。尽管他们没有餐具消毒企业的审批权,但并没有放弃监管责任。他们调集各种力量顺藤摸瓜从饭店开始倒查,通过两个月的明察暗访终于把市区15家企业全部摸清。如果没有他们这种负责的精神,省会餐具消毒行业的问题或许还会被继续掩盖下去。
    当前,为了优化发展环境,各地、各部门都在大量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防止出现另一种倾向:在削减审批权的同时把责任也削减掉了。一些职能部门的人说:不让审批了,没权了,也省事了。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审批权减少了,并不等于轻松了,反而意味着责任更重了。在没有审批权的情况下,如何做好监管,更能检验干部的作风和执行力。
    现在,有的干部总是把审批和监管等同起来。这种观点似是而非。事实证明,审批了未必能管好,不审批也未必管不好。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张云川曾举过一个例子。房地产项目开工,仅划红线一项,就需要定线、放线、竣工验收3个章。经过这么多审批,房地产就管好了吗?未必。在很多城市,都存在着压了红线的违章建筑。这个例子非常生动地说明了审批与监管的关系。很多事情出现问题,其实都与某些部门和干部重审批、轻监管的思维有关。
    对于卫生监督部门而言,不纠缠于有无审批权,而是想办法尽职尽责地做好监管、消除隐患,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负责精神。对于其他部门而言,不因削减审批权而削减责任,认真地为人民群众把好关、服好务,则是一种应有的作风。

    来源:河北日报

报名电话
 上一条:群众盼解决干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下一条:河北省财政直管县名单

相关信息

河北技校网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