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羊绒深加工逆势上扬

已阅[4488]次 [2009-03-06]

入春以来,清河羊绒制品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势头:鹿王公司品检中心各个车间一片繁忙,工人正在对各加工户送来的羊绒制品进行后的检测和包装;清河澳维公司新成立的羊绒制品缝合工厂设备已经全部到位,正在由专业工人进行后的安装调试;市场产品研发中心于2月中旬开始试运营……“清河羊绒制成品领域专业化分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企业开始专注于在某一领域做专做精!”清河羊绒制品市场管委会主任孙连岭如是说。

■专业化分工南风北渐

随着市场的细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目前在纺织行业尤其是毛针织行业,专业化分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嘉兴市洪河镇等毛衫生产重镇,专业化分工率已经达到90%以上。在当地,很难找到一家“大而全”的综合性工厂。

专业化分工尽管在南方产业集群区域蓬勃发展,但在北方地区,受产业基础和市场规模的限制,专业化分工并不是很明显。清河羊绒深加工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受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企业不管大小,在投资建设时,大都是从“织、缝到后整理、检测”样样俱全,终影响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市场的拓展。

■专业化分工带来经营模式变化

去年,清河羊绒制品市场建成后,当地县委政府和市场的管理者认识到,市场要想繁荣,产业要想提升,就必须从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中走出来,走专业化分工的路子。而要走专业化分工,就必须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为此,经过大力度招商引资,国内羊绒巨头———内蒙古鹿王集团裤类品质检验中心落户市场。其“公司放单、业户加工、品检中心检测验收”的经营模式,让清河众多的企业尝到了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

“产品全部交给清河本地的业户加工,我们只负责终产品的检查验收,从而使我们有足够的精力控制终端产品质量!”鹿王公司负责人谈起这一经营模式带来的便利与好处。

与此同时,中小业户只需专注于生产就可以了,而不用付出原料成本和寻找产品的销路,从而实现了鹿王公司和清河企业“双赢”的良好合作局面。据了解,去年鹿王公司在全国销售的10余万条高档羊绒裤全部在清河生产,为清河23家中小业户带来了1亿多元的产值。目前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以上的羊绒深加工企业达到280多家,并且还有数百家羊绒深加工中小业户和家庭作坊,并涌现出了兆君、皮皮狗、宏业、东高、雅宝思蒂等众多知名品牌。

■专业分工降低企业准入门槛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细化,清河羊绒深加工产业的链条得到进一步细化和延伸。目前已经形成了从纺纱、织片、缝合、品检、后整理、研发再到销售等环环相扣的完善产业链条。借助这一链条,企业进入这一行业的门槛越来越低,一个企业,往往只需几台横机,雇佣几个工人就可以组织生产。去年仅在市场经营的商户,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由初的100家发展到200余家。还有新近推出的“清河一日游”,将旅游也加入到这一链条之中。

同时,借助专业化分工,清河羊绒制品的价格优势、质量优势开始进一步显现,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强。继鹿王公司品检中心落户清河后,日前又有中国知名企业———江苏海澜集团把该公司100万件羊绒制品的生产订单全部放在了清河。

目前,每天前来清河的外地消费者和零售商超过千人,羊绒制品在河北周边地市和辽宁、山西、北京、天津、内蒙古、江苏、浙江等地的市场份额持续增加。在去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产业带来重创的形势下,清河羊绒深加工产业却逆势上扬,全县共完成纺纱2950吨、织衫3500万件、织布200万米,各项指标较之上一年度增加了10%以上。

来源:燕赵都市报

报名电话
 上一条:沙河一外迁新区砖头像饼干防震柱没夯实
 下一条:自来水表井遭污水浸泡 百余户担心饮用

相关信息

河北技校网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