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机械设备,使用工艺装备、仪器、仪表进行高低压电器组合装配与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高低压电器装配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以及具备必要的实验设备、测试仪表和工具的实践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3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高级技师鉴定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 90~120 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初级不少于180 min,中级不少于300 min,高级不少于360 min,技师不少于420 min,高级技师不少于480 min;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45 min。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现场要具备必要的实验设备,每人配一套待装配样件,提供相应的设备和仪表。
2. 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l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协作。
(5)爱护设备及工具、夹具、刀具、量具和仪器、仪表。
(6)着装整洁,符合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2.2 基础知识
2.2.1电工基础知识
(1)直流电路基本知识。
(2)交流电路基本知识。
(3)电磁基本知识。
(4)常用低压电器知识。
(5)常用高压电器知识。
(6)常用电气文字和图形符号。
(7)电子器件及整流电路基础知识。
(8)二次回路基本知识。
(9)常用电工材料使用知识(母线、二次绝缘线、漆包线的规格、载流量)。
(10)常用电工、电热工具(手动、电动、气动)使用维护知识。
(11)电气绝缘基本知识。
(12)安全用电常识。
(13)常用电器元件、成套电气型号的含义。
2.2.2 钳工基础知识
(1)配钻。
l)钻头刃磨。
2)胎夹具安全使用常识。
3)台钻安全使用常识。
4)钻、扩、铰孔方法。
(2)铆接。
1)手工铆接方法。
2)电(气)动铆接方法。
(3)手工加工螺纹。
1)外螺纹加工方法及加工工具。
2)内螺纹加工方法及加工工具。
3)常用螺纹的种类、用途。
(4)常用标准紧固件强度等级紧固力矩值。
(5)高低压电器拆装知识。
(6)常用润滑油、脂的型号及用途。
2.2.3 机械制图知识
(1)简单装配图的识图及制图知识。
(2)常用形状和位置公差的识读知识。
2.2.4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1)现场文明生产要求。
(2)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
(3)环境保护知识。
2.2.5 质量管理知识
(1)企业的质量方针。
(2)岗位的质量要求。
(3)岗位的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
2.2.6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劳动法相关知识。
(2)合同法相关知识。
3. 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3.1 初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
(一)劳动保护与安全文明生产 |
1.能正确准备个人劳动保护用品,执行装配工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危险设备及危险区域的管理规定 |
1.高低压电器装配工安全操作规程 |
(二)工具、量具及仪器、仪表选用 |
能根据装配内容合理选用工具、量具 |
常用工具、量具的名称、用途和使用、维护方法 | |
(三)材料选用 |
能根据装配内容正确选用材料、零部件 |
常用材料的名称、种类、性能及用途 | |
(四)电气与机械识图 |
l.能读懂电动机可逆启动控制线路图等一般复杂程度的装配图及电气控制原理图和接线图 |
一般复杂程度的装配图及电气控制原理图和接线图的读图方法 | |
二、 |
装配、调试 |
1.能正确使用和保养设备及工具、夹具、量具与仪器、仪表 |
l.常用设备的名称、规格、结构和操作规程以及维护保养方法 |
3.2 中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
(一)工具、量具及仪器、仪表选用 |
能根据工作内容正确选用检测仪器、仪表和调试设备 |
常用仪器、仪表、调试设备的种类、特点及使用范围 |
(二)电气与机械识图 |
能读懂ZN28—10、ZN |
1.电气图的分类与制图规则 | |
二、 |
(一)装配 |
1.能按照装配图确定较复杂的装配工序,并进行装配 |
1.常用相关设备的性能、结构、传动系统、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方法 |
2.能正确分析、排除一般的机械和电气故障 |
3.相关产品的结构特点、用途及主要技术要求 | ||
(二)调试 |
1.能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常用调试工具、设备、仪表 |
1.常用量具、仪器和调试设备的名称、用途和使用、维护保养方法 | |
(三)测绘 |
能准确测绘简单机械零件 |
简单机械零件的测绘方法 |
|
3.3 高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
电气与机械识图 |
能读懂断路器机械装置、继电保护装置、绝缘监测设备等高低压电器的装配图、机械传动原理图、电气控制原理图及接线图 |
断路器机械装置、继电保护装置等复杂高低压电器装配图及机械传动原理图的有关知识 |
二、 |
(一)装配 |
能按技术要求及图样进行新产品的装配 |
1.高低压电器装配工艺 |
(二)调试 |
1.能正确使用较复杂的调试设备和仪器 |
1.相关调试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 | |
(三)测绘 |
能准确测绘较复杂的机械零件 |
较复杂机械零件的测绘方法 | |
(四)新技术应用 |
能推广应用相关产品的新工艺、新技术 |
相关产品的新工艺、新 | |
三、培训与指导 |
指导操作 |
能指导初级、中级工进行实际操作 |
指导实际操作的方法 |
3.4 技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
电气与机械识图 |
1.能借助词典看懂进口设备相关外文标牌及使用规范的内容 |
1.常用标牌及使用规范的英汉对照表 |
二、 |
(一)装配 |
1.能解决装配中的关键工艺技术问题 |
1.相关复杂产品的技术要求 |
(二)调试 |
1.能改进相关调试工具和方法 |
1.相关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
(三)测绘 |
1.能准确测绘复杂的机械零件 |
较复杂机械零件的测绘方法 | |
(四)新技术应用 |
能推广、应用国内相关产品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
国内相关行业“四新”技术的应用知识 | |
(五)工艺编制 |
能编制产品的装配工艺守则或工艺卡片 |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艺文件的编制格式与编制方法 | |
(六)设计 |
能根据典型的电气一、二次原理接线图、电气展开接线图,确定元件、导线的型号、规格 |
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一、二次简单安装接线图中各元件的性能、作用、导线规格及其选用方法 | |
三、 |
(一)指导操作 |
能根据生产需要,正确指导初级、中级、高级工人选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和材料、零部件、调试设备进行实际操作 |
l.常用仪器、仪表、调试设备的结构原理及维护方法 |
(二)理论培训 |
能讲授本专业技术理论知识 | ||
四、 |
(一)质量管理 |
1.能在本职工作中认真贯彻各项质量标准 |
1.相关质量标准 |
(二)生产管理 |
1.能组织有关人员协同作业 |
生产管理基本知识 |
3.5 高级技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工作前准备 |
电气与机械识图 |
能借助词典看懂进口设备的图样及技术标准等相关外文资料 |
常用进口设备技术资料英汉对照表 |
二、 |
(一)装配 |
能按图样装配智能化电器等高新技术产品 |
1.相关电器的理论知识 |
(二)调试 |
1.能使用复杂的相关调试设备和仪器 |
1.相关调试设备和仪器使用说明书 | |
(三)新技术应用 |
能推广、应用国外相关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
1.智能化产品的基本知识 | |
(四)工艺编制 |
能编制新产品或试制产品的装配工艺守则或工艺卡片 |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艺流程及编制方法 | |
(五)设计 |
l.能绘制一般工艺装备图 |
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一、二次复杂电气控制原理、安装接线图、电气元件平面布置图的设计及调试方法 | |
三、 |
(一)指导操作 |
能指导初级、中级、高级工人和技师进行实际操作 |
培训讲义的编制方法 |
(二)理论培 |
能对本专业初级、中级、高级技术工人进行技术理论培训 |
4. 比重表
4.1 理论知识
项目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技师 |
高级技师(%) | ||
基本要求 |
职业道德 |
5 |
5 |
5 |
5 |
5 | |
基础知识 |
22 |
17 |
14 |
10 |
9 | ||
相 |
工 作 |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 |
10 |
10 |
5 |
5 |
5 |
工具、量具及仪器、仪表 |
5 |
10 |
8 |
2 |
2 | ||
材料选用 |
10 |
10 |
2 |
2 |
2 | ||
电气与机械识图 |
27 |
10 |
10 |
7 |
5 | ||
装 配 |
装配 |
21 |
18 |
21 |
12 |
5 | |
调试 |
— |
15 |
23 |
12 |
15 | ||
测绘 |
— |
5 |
7 |
10 |
12 | ||
新技术应用 |
— |
— |
3 |
8 |
10 | ||
工艺编制 |
— |
— |
— |
8 |
10 | ||
设计 |
— |
— |
— |
9 |
10 | ||
培训与指导 |
指导操作 |
— |
— |
2 |
2 |
2 | |
理论培训 |
— |
— |
— |
2 |
2 | ||
管理 |
质量管理 |
— |
— |
— |
3 |
3 | |
生产管理 |
— |
— |
— |
3 |
3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注:中级以上“劳动保护与安全文明生产”与“材料选用”模块内容按初级标准考核;高级以上“工具、量具及仪器、仪表”模块内容按中级标准考核;高级技师“管理”模块内容按技师标准考核。
4.2 技能操作
项目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技师(%) |
高级技师(%) | ||
技 |
工 |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 |
15 |
10 |
5 |
5 |
5 |
工具、量具及仪器、仪表 |
10 |
10 |
8 |
2 |
2 | ||
材料选用 |
15 |
10 |
2 |
2 |
2 | ||
电气与机械识图 |
15 |
10 |
10 |
7 |
5 | ||
装 |
装配 |
45 |
40 |
40 |
24 |
10 | |
调试 |
— |
15 |
23 |
10 |
9 | ||
测绘 |
— |
5 |
7 |
10 |
7 | ||
新技术应用 |
— |
— |
3 |
12 |
9 | ||
工艺编制 |
— |
— |
— |
8 |
12 | ||
设计 |
— |
— |
— |
10 |
15 | ||
培 |
指导操作 |
— |
— |
2 |
2 |
4 | |
理论培训 |
— |
— |
2 |
2 |
4 | ||
管 |
质量管理 |
— |
— |
— |
3 |
3 | |
生产管理 |
— |
— |
— |
3 |
3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注:中级以上“劳动保护与安全文明生产”与“材料选用”模块内容按初级标准考核;高级以上“工具、量具及仪器、仪表”模块内容按中级标准考核;高级技师“管理”模块内容按技师标准考核。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