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手工工具、仪器、仪表从事电子仪器仪表组合装配与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学习能力,有较强的空间感和计算能力,有准确的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手指、手臂灵活。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8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8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培训高级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丰富的生产和工艺实践经验;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4年以上,或具有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丰富的生产组织和工艺实践经验。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电子仪器仪表装调设备和工具的技能训练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从事本职业学徒期满。
(3)连续从事本职业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传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技能操作考核采用实际操作方式进行,两项考试(考核)均采用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技师、高级技师鉴定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原则上按每20名考生配备1名考评人员(20:1);技能操作考核原则上按5名考生配备1名考评人员(5:1)。
1.8.5 鉴定时间
各等级的理论知识考试时间均为120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 240~360min。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场所为标准教室。技能鉴定场所应具备能满足技能鉴定需要的厂房,以及电子仪器仪表装配所需的工具、仪器仪表和工艺装备器材,环境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要求。
2. 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2 职业守则
(1)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
(2)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3)尊师爱徒,团结互助。
(4)勤俭节约,关心企业。
(5)钻研技术,勇于创新。
2.2 基础知识
2.2.1 基础理论知识
(1)电工学理论知识。
(2)电子技术(模拟、数字)基础理论知识。
(3)仪器制造工艺学。
(4)手动、气动、电动工具、夹具的设计制造的基础知识。
(5)自动调节、成分分析及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
(6)识图、绘图基本知识,公差与配合知识。
(7)焊接技术基础知识。
(8)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2.2.2 专业理论知识
(1)仪器仪表的分类、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
(2)常用仪器仪表的名称、型号、规格、用途、使用范围及维护保养知识。
(3)仪器仪表结构及零部件基础知识。
(4)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方法。
2.2.3 其他必备知识
(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换算方法。
(2)ISO 9000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知识。
2.2.4 法律、法规常识
(1)电力法中有关安全用电的内容。
(2)计量法、消防法、环境保护法的有关内容。
(3)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法律责任的内容。
2.2.5 安全生产知识
3. 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3.1 初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
(一)学习并理解图样及技术资料 |
1.能看懂一般的零部件图和简单的电气原理图 |
1.辨认所应用的零部件(元器件)的知识 |
(二)选择和检查工具、设备及必备材料 |
1.能分选出合格零件与不合格零件 |
1.岗位职责与作业规范 | |
二、 |
(一)零部件的清理和预处理 |
l.按工艺要求选择合理的清理、清洗零部件的方法 |
1.常用紧固件的种类、代号、规格 |
(二)装配 |
l.能核对装配位置是否合格 |
l.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与管理程序 |
3.2 中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
(一)学习并理解图样及技术资料 |
1.能看懂产品零部件图 |
1.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
(二)选择和检查工具、设备及必备材料 |
1.能检查出前道工序装配后存在的缺陷井指导其改正 |
1.相关量具及仪器仪表、设备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 |
二、 |
(一)组装 |
1.能按技术要求对核心零部件进行检测 |
1.常见仪器仪表的分类、分级、原理及结构 |
(二)调试 |
1.能独立按要求连接并使用调试设备 |
相关产品的工作原理、技术要求及调试方法 |
3.3 高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
(一)学习并理解图样及技术资料 |
1.能看懂产品的原理图 |
1.产品设计规程 |
(二)检查工具、设备及必备材料 |
1.能对所用工具设备进行调试及校准 |
l.工具、夹具、量具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 |
二、 |
(一)组装 |
1.能操作工装夹具及自动焊接设备 |
1.自动焊接设备的操作知识 |
(二)调试 |
1.能按整机技术要求,进行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性能的逐项测试 |
1.所用测试、调试设备的性能指标及维护保养方法 |
3.4 技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
(一)理解图样及技术资料 |
1.能掌握产品各单元部件和整机的工作原理及系统图与装配图 |
技术文件的编制及更改程序 |
(二)生产工艺的准备与核查 |
1.能对生产工具设备、计量器具的完整性进行核查,并提出报废、检修或再用意见 |
l.常用测试工具、设备知识 | |
二、 |
(一)试装配 |
1.能组织有关人员对装配线进行全面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 |
专用设备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
(二)批量装配 |
1.能发现生产中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
ISO 9000全面质量管理知识 | |
三、 |
(一)首批整机试调 |
1.能按整机调试规程进行整机调试,并验证调试规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
整机调试的有关技术文件及资料 |
(二)成批整机调试 |
1.能指导初级、中级、高级工进行整机调试,指出整机调试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
1.同类产品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 |
四、 |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工 |
能培训初级、中级、高级工,并能通过示范、面授、纠错等方法,帮助受培训者提高操作技能 |
生产实习教学的有关知识 |
3.5 高级技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生产前的组织与检查 |
准备图样和技术资料 |
1.掌握新产品和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特点 |
1.新产品设计、生产知识 |
二、生产指导与工艺创新 |
(一)生产指导 |
1.能指导装配前的全面检查并能解决试装配中出现的难题 |
1.装配工艺学的有关知识 |
(二)工艺改进 |
1.掌握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发展动态及信息 |
1.有关电子仪器仪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相关信息 | |
三、推动技术进步 |
(一)开展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 |
能根据生产需要,以提高质量、提高效率为目的,改进工艺装备 |
1.机加工的有关知识 |
(二)参与新产品设计及工艺验证 |
1.在产品开发中能吸收运用新技术、新材料 |
有关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知识 | |
四、培训 |
开展系统培训 |
1.能制定培训方案 |
制定教学计划及编写培训讲义的有关知识 |
4. 比重表
4.1 理论知识
项目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技师(%) |
高级技师(%) | ||
基本要求 |
1.职业道德 |
10 |
5 |
5 |
— |
— | |
2.基础知识 |
35 |
25 |
20 |
— |
— | ||
相 |
装配前的(组织)准备、核查及生产前的组织与检查 |
学习并理解图样和技术资料 |
5 |
10 |
15 |
15 |
20 |
选择和检查工具、设备及必备材料 |
5 |
15 |
10 |
— |
— | ||
生产工艺的准备与检查 |
— |
— |
— |
10 |
— | ||
一般部件的装配 |
零件的清理和预处理 |
40 |
— |
— |
— |
— | |
装配 |
5 |
— |
— |
— |
— | ||
装配调试 |
组装 |
— |
30 |
20 |
— |
— | |
调试 |
— |
15 |
30 |
— |
— | ||
生产指导与工艺改进 |
生产指导 |
— |
— |
— |
— |
18 | |
工艺改进 |
— |
— |
— |
— |
15 | ||
装配 |
试装配 |
— |
— |
— |
10 |
— | |
批量装配 |
— |
— |
— |
10 |
— | ||
整机调试 |
首批整机调试 |
— |
— |
— |
25 |
— | |
成批整机调试 |
— |
— |
— |
20 |
— | ||
推动技术进步 |
开展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 |
— |
— |
— |
— |
13 | |
参与新产品的设计及工艺验证 |
— |
— |
— |
— |
14 | ||
培训 |
培训初、中、高级工 |
— |
— |
— |
10 |
— | |
开展系统培训 |
— |
— |
— |
— |
2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4.2 技能操作
项目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技师(%) |
高级技师(%) | ||
技 |
装配前的(组织)准备、核查及生产前的组织与检查 |
学习并理解图样和技术资料 |
10 |
10 |
10 |
20 |
20 |
选择和检查工具、设备及必备材料 |
20 |
10 |
10 |
— |
— | ||
生产工艺的准备与核查 |
— |
— |
— |
10 |
— | ||
一般部件的装配 |
零件的清理及预处理 |
50 |
50 |
— |
— |
— | |
装配 |
20 |
30 |
— |
— |
— | ||
装配调试 |
组装 |
— |
— |
40 |
— |
— | |
调试 |
— |
— |
40 |
— |
— | ||
生产指导与工艺改进 |
生产指导 |
— |
— |
— |
— |
18 | |
工艺改进 |
— |
— |
— |
— |
15 | ||
装配 |
试装配 |
— |
— |
— |
10 |
— | |
批量装配 |
— |
— |
— |
10 |
— | ||
整机调试 |
首批整机调试 |
— |
— |
— |
25 |
— | |
成批整机调试 |
— |
— |
— |
15 |
— | ||
推动技术进步 |
开展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 |
— |
— |
— |
— |
13 | |
参与新产品的设计及工艺验证 |
— |
— |
— |
— |
14 | ||
培训 |
培训初、中、高级工 |
— |
— |
— |
10 |
— | |
开展系统培训 |
— |
— |
— |
— |
2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