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种子加工员

已阅[5491]次 [2009-06-30]

      职业名称:
 
  农作物种子加工员
 
  职业定义:
 
  农作物种子加工员是指从事种子预处理、干燥、清选、分级等工作的人员。
 
  从事的主要工作内容:
 
  (1)种子预处理;(2)种子干燥;(3)种子清选;(4)种子分级;(5)种子选后处理;(6)种子计量包装。
 
  职业概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配套法规的出台,种子生产经营由"政府指定经营"转为"资格准入",种子加工技术人员和种子加工成套技术设备成为种子企业申请办理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必备条件。农业生产分工的细化和种子加工技术的进步,必将带动与种子加工相关的技术推广、加工、产品销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从事本职业。因此,亟需规范本职业。
 
  国内农业本科院校中均设置了与本职业相关的种子加工技术专业。全国从业人数估计1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三个行业。一是农技推广行业。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统计,全国省、市、县种子推广机构中的从业人员有1万人(2002年度)。二是种子加工机械生产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种子机械生产企业30多个,种子加工技术人员约5千多个。三是种子生产经营行业。全国县(市、区、旗)乡(镇)种子销售服务网点预计在12万-15万多个,按90%的网点配有专业人员,每个网点1人估算,从业人员有13万。
 
  种子加工是实现种子标准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农作物种子干燥、脱粒、精选、分级、包衣、计量包装等工艺过程,种子净度可提高2%-5%,千粒重提高5克左右,用种量减少10%-20%,种子包衣后实现了地下施药,在种子苗期不再地上施药,保证苗齐苗壮,有利于环保。通过种子加工包衣,农作物增产4%-8%,是我国农业实现节本增效、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有利措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全国每年商品种子加工量为45亿公斤。通过种子加工,实现精量半精量播种是当前节约型农业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技术内容。在目前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农村小规模经营情况下,要加快种子加工处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与种子加工生产、销售、推广行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种子加工工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推广种子相关技术,把种子工作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来抓。因此,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对提高种子加工设备效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报名电话
 上一条:报关员
 下一条:医学设备管理师

相关信息

河北技校网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