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凤元---邢台市技师学院

已阅[21047]次 [2009-09-30]

邢台市技师学院跨越式发展思路带来的巨变
 
    教职工从80人增加到450人,在校生从400人增加到6670人,短期培训从500人增加到5000人,年培训规模超万人。同时,占地200亩、总投资3亿元的新校区也正在一片机器的轰鸣声中拔地而起。
  在河北省邢台市高教区,记者惊讶地发现,实现学校这般改天换地的变化,邢台技师学院院长荀凤元仅仅用了3年时间。
 
  破釜沉舟不留退路
 
  "这真是一个奇迹!"就连学院一些资深的老教师都承认,从邢台市劳动技工学校、邢台市第一劳动技工学校到邢台技师学院,是荀凤元改写了这所学校的历史。
 
  曾任邢台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平乡县副县长、中共南宫市委副书记,在荀凤元的履历上,记者注意到,一直在政界平步青云的荀凤元,好像唯独没跟技工教育沾上过边儿。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技工教育的外行,而今却成为技工教育的一个行家里手。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现在,荀凤元说出的话,大家愿意听;荀凤元要做的事,大家乐意干。可是,有谁能想到,荀凤元3年前来到这里时,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我来的时候,学校的账面上只有40万块钱。"荀凤元告诉记者,前任领导带他在小摊上吃豆腐脑的时候跟他讲,如果不想办法,老师们下个月的工资恐怕都不保了。还是荀凤元到省里紧急化缘了30万元,才让全校教职工得以度过那个年关的。
 
  受命于学校的危难之时,荀凤元破釜沉舟,切断了自己所有的退路。因为他坚信,这是一个能干出一番事业的地方。
 
  唯有改革才能改变
 
  第一年,接过学校的烂摊子,荀凤元马上就进入角色,一系列的改革雷厉风行地推行开来。
 
  过去,学校招生只局限在邢台市区,不仅面窄量少,而且经常青黄不接。荀凤元当即决定,招生范围扩大到15个县、市。那年,他用学校有限的资金买了两辆面包车,同时给每个老师定下招16个学生的指标,这个被老师们认为有点天方夜谭的数字,到后进行招生统计时,竟然被纷纷突破。
 
  学生一下子从400人增加到1360多人。可是,就在老师们还没有来得及为此庆贺一下的时候,荀凤元又悄悄把那两辆面包车卖掉了,迅速把资金投入到改进教学管理、添置教学设备上来。
 
  拿小钱换大钱。有教职工说,从行政机关到学校,荀凤元市场经济的脑子切换得快,荀凤元的工作节奏更快。而荀凤元说,学校要快速发展,大家必须要跑步前进。
 
  有过主管工业经验的荀凤元深知,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和渴望。第二年中秋节,荀凤元主动邀约邢台市所有重要企业的负责人,商谈企业所需技能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标准。一场中秋茶话会,荀凤元和全市所有的重要企业结成了战略合作同盟,形成了稳定的合作机制。
 
  在那段时间里,学校的老师们走进企业,改编教材,重新拟订讲义。荀凤元和教职工一起与时俱进,将头脑中陈旧的知识全面升级。
 
  市场撞击式改革模式就是荀凤元在这期间的新发明。荀凤元要求,在与企业的接触中,只要学校的教学不适应企业尖端技术的需求,就要及时反馈,立即整改,保证学校教学与企业、与时代前沿技术时时跟进。期间,订单式培养、菜单式教学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不仅有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我们还把学校的人才培养融入到服务整个经济建设中来。"荀凤元告诉记者,市长还在谈项目的时候,学校这边就已经开始着手于人才培养了。等项目谈下来,工程准备破土动工的时候,学校已经把人才培养出来了。
 
  有人才储备,外资自然愿意来。这些年,很多来邢台投资的企业,都非常看好这里的人力资源。而荀凤元同样也直言不讳,我们培养技能人才,就是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第3年,通过以商养工、与供电企业联合培训、开展"金蓝领"培训,荀凤元给学校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和规模扩张。这年6月16日,邢台高级技工学校加挂上了邢台技师学院的牌子。
 
  "新校区建成后,培养目标将确定为高级工、预备技师、技师、高级技师。学制教育规模将达到1万人,年培训农民工8000人。同时,还将面向社会开展技能鉴定、企业在职职工和失业人员培训,年培训规模将达到两万人以上。"荀凤元说。
 
  这份事业让我乐在其中
 
  "我告诉同事们,我们的目标不仅要创河北第一,而且还要争全国一流。"事实上,荀凤元已经开始着手向这个目标努力了。
 
  现在,学校不仅正在抓紧采购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而且还把学校的60多个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派到山东省和江苏省的技师学院挂职锻炼。
 
  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作将来。在新校区工地前,记者仿佛已经看见了邢台技师学院一年后的美好蓝图。

报名电话
 上一条:企业内部培训师
 下一条:结合中职和中小学实际 深入开展学习实

相关信息

河北技校网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