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首付款50%”,再到新的“国十一条”,2009年末到现在短短一个月时间之内,房地产调控政策接连发力。此番调控政策密集且急切,显示了国家调控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急迫心情。15日,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在谈及房地产市场调控时表示,“国十一条”调控作用能否起效,关键还是要靠政策的落实情况。
■上月房价环比涨幅创新高
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继续上涨,同比上涨7.8%,超过2007年全年7.6%的涨幅,环比上涨1.5%,涨幅分别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也创出26个月来新高。
不过,随着“国十一条”等调控政策的落地,近一段时间内各地的楼市成交量确实出现了明显下滑。搜房网的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大城市,2009年12月份的住宅成交量环比下降明显,深圳环比下降达到71%,广州和重庆环比降幅都超过40%。
■今年房价可能进入“牛皮市”
对于2010年的房价,接受记者采访的地产界代表委员们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预测,不过他们纷纷表示,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肯定会对2010年的房价产生影响。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预测,2010年1月份市场需求将明显减弱,成交量经过理性回调后,将保持一段时间的低位水平,不排除一季度楼市出现“牛皮市”行情,即楼市进入有价无市的拉锯状态。
■调控两个关键点:投机和土地
采访中代表委员们也表示,房地产调控政策有两个根本的关键点,一是抑制投资,二是要有科学合理的土地供应机制。
事实上,2005年至2007年的房地产调控,宏观背景是经济部分过热,因此重点基本上都放在了抑制需求上。直接的办法是通过住房信贷和税收政策的调整,抑制过热的楼市需求。不过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因为一直以来确实有真假难辨的“刚性需求”支撑价格上涨。
代表委员们表示,此次“国十一条”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不仅要遏制投机性需求,还要提供有效的供给。宋书舫委员表示,比如政策特别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土地供应管理,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市场的用地需求,提供科学合理的土地供应。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表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仍然约有一万公顷闲置土地,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手中已经拥有近300万亩的土地。他认为,已供土地保证今后两三年房地产开发用地是没有问题的。
信贷和土地两个关键点上如此高的“存量”问题,亟待强有力的政策推动改善,“关键还是要靠执行,如果政策落实到位,那么房地产的调控效果应该会比以往任何一次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