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概述

已阅[5643]次 [2008-12-10]

    “睡眠障碍”是一般临床求助者常见到的个案。经求助者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问题优化很多具体的变现,在临床中我们把睡眠障碍主要分为:   

    (一)失眠:睡得太少或睡醒后觉得没睡够、难以入睡、半夜觉醒或睡眠品质不好。  
    (二)嗜睡:睡得太多,整体睡眠时间已经足够,但是该清醒时还在打盹,例如<睡眠暂停呼吸症>  的患者。  
    (三)睡醒周期失调:常见于国际旅行,例如搭飞机到西方国家产生时差,导致失眠。  
    (四)类睡症(Parasomnia):睡眠时或前后出现异常的行为,例如:梦游、恶梦惊醒(梦魇)、遗尿夜惊。   

    美国精神医学会DSM-IV对睡眠障碍定义包括两个要点:  

    (1)连续睡眠障碍时间长达一个月以上   
    (2)睡眠障碍的程度足以造成主观的疲累、焦虑或客观的工作效率下降、角色功能损伤。失眠、嗜睡症、 睡中异常。 

什么是失眠?   
    失眠的定义是人们难以入睡、持续睡眠,或在隔天清晨醒来时没有饱足感及重获精力的感觉。我们难以睡眠时数的长短,决定一个人的睡眠够不够,因一天中所需的睡眠时数因人而异,有人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就够了,但却有人一定要睡上十个小时,才觉得有饱足感。失眠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就像是发烧或腹痛一样,只是一种疾病的象征,必需找出潜在的病因加以治疗,不应只是治疗失眠的症状而已。目前在美国有失眠困扰的人,在一年内就约有35%,其中有一半会影响白天工作的功能。   
    1.短暂性失眠(transient insomnia)此类失眠,几乎每个人都有经验,当你遇到重大的压力(如考试或会议)、情绪上的激动(如兴奋或愤怒的事物)都可能会造成你当天晚上有失眠的困扰。此外跨越多个时区的旅行,造成的时差反应(jet lag),也会对你到达目的地的前几晚睡眠有所影响。   
    2.短期性失眠(short term insomnia)此类失眠的病因和短暂性失眠有所重迭,只是时间较长。如丧偶、离婚、男女朋友分手等,此类问题皆会造成一时情绪上的冲击,其平复所需的时间,往往需要数星期。   
    3.长期性失眠(long term insomnia)是患者至失眠门诊求诊中,常遇到的疾病类型,其病史有些达数年或数十年,必须找出其潜在病因,才有痊愈的希望。   

什么是嗜睡症?   
    有些人失眠,不管夜晚或白天都无法成眠;相对的, 也有一些人一天到晚想睡觉,无论在开车、在吃饭、在讲电话或在会议中皆可睡着。嗜睡症必须跟全身疲倦、无精打采或缺乏动力来相区分, 其区别的重点在于是否会在不适当的场合中睡着。   
    造成嗜睡症的病因很多,介绍一下它们的种类:  
       1.睡眼不足症候群。 
       2.发作性睡病。  
       3.特发性中枢嗜睡症。 
       4.反复性嗜睡症。 
       什么是睡中异常?   
    夜晚睡觉时,出现奇怪的行为或不寻常的动作,但当不睡觉时,这些异常的动作就不会发生,称为睡中异常(Parasomnia)。   
    睡中异常包含一群疾病发生于睡眠当中,产生一些非预期中的身体现象或行为。造成睡中异常的这群疾病,依症状发生时所处的睡眠期,可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为从深度睡眠期发生,第二大类为从觉醒进入浅度睡眠期时发生症状,第三类则为从快速动眼期发生,后的第四大类则为症状的发生并不单单局限于某一睡眠期。  以下我们对这四大类常见的睡眠疾病从临床做一简述,让更多的睡眠有问题的人们,有一些初步的认知。   

    1.唤醒疾患(arousal disorder)   
     唤醒疾患包括梦游(Sleep walking)、夜惊(Sleep terror)及意识不清的唤醒等三种疾患。这类的疾病乃是病患从深度睡眠期觉醒,但却无法完全清醒过来,而表现出一些奇怪的动作或行为。隔天醒来,对昨晚发生的事件一点都不记得。   
     孩童的唤醒疾病通常没有精神或心理上的问题; 然而成人却常见到有精神或心理上的诊断,但即使你治疗他的精神心理疾病,唤醒病患并不会改善。孩童的唤醒疾患通常没有梦的记忆,如果有,也是片片断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 但成人却常见有活生生的梦。   
     多项睡眠生理脑波仪通常显示病患从深度睡眠期醒来,醒来后的脑波依然可处在深度睡眠期,或变成浅度睡眠期,甚至处在清醒的状态。   
    2.觉醒一睡眠过渡期的疾患(Sleep-wake Transition Disorder)   
    a.睡惊(sleep start)人刚入睡的时候,就在半睡半醒的阶段,上肢及下肢的肌肉群,有时伴随着颈部或整个躯干的肌肉群,突然迅速的收缩 ,这些肌肉收缩的现象,没有周期性亦不对称,可自然发生,亦可因外在环境刺激唤醒而发生。避免咖啡因、香烟和其它的刺激物,对症状改善会有帮助,如果症状未缓解,可用些药物来控制。   
    b.节律性运动疾患(rhythmic movement disorder)这是一种发生在睡眠时,产生不自主节律性动作的疾患,动作可表现在身体不同的部位,尤其好发于头部及躯干。症状总是发生在刚要入睡前或刚入睡时。  
    动作的表现可为病人俯卧面朝下,重复将头抬起来撞击枕头; 或为仰卧面朝上,重复将头部抬起撞击枕头、床垫、床头板等; 或为头部左右重复转来转去; 或为身体躯干部位左右转来转去。另外一种较奇特的姿势为病人趴在床上,用手及膝干支撑身体像只小狗,随即前后摇动。这些动作的规律约每秒0.5-2次,持续约10-15分钟。   
    c.梦呓(sleep talking)所谓梦呓便是我们一般所指的讲梦话,指人在入睡后,通常在浅度睡眠期会讲一些无法理解的喃喃自语或语无伦次的言语。持续时间短暂,通常是短的句子,而且讲话的内容缺乏意义,没有声调的高低或情绪的起伏,不过在少有的情况下,会有清楚充满情绪化的冗长句子,可被枕边人听到,这些梦话的内容多半和病人职业或关心的事物有关。通晓多种语言的人,讲的梦话也可能包含多种语言。对于易有讲梦话的人,当他睡着时,若您跟他讲话,可能诱发他讲梦话,这种现象可解释为什么有时候两个在睡觉的人能够彼此交谈。   
    3、与快速动眼期有关的睡中异常   
    a.梦魇(nightmare)梦魇乃指病人作焦虑害怕的梦,使病患从恐惧中惊醒,且对刚才的恶梦历历在目。梦魇一定是在快速动眼期中发生,且好发于下半夜当快速动眼期强烈密集的时候。   
    不过梦魇的病人,不管作的梦有多害怕,梦里的动作绝不会表现在现实的世界中。孩童从三岁开始,就可能有梦魇的发生,几乎一半以上的人都有梦魇的经验,到了六岁后,梦魇开始减少而逐渐消失。只有少数的青少年和成年人,持续有梦魇的报告,这些人通常是边缘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且情感较脆弱的女性。   
    另外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患者曾经历对内心深处有重大创伤的经验时(例如车祸、战争、性侵害等)亦容易造成重复性的梦魇,特别是情感较脆弱的人。 
    b.睡眠瘫痪(sleep paralysis)指病人在刚入睡时,或一觉醒来发现身体无法动弹,眼皮睁不开,想叫又叫不出来,但意识清楚,知道身体所处的情况,甚至有些人还会并有影像的幻觉,这就是我们所谓的 ”鬼压床” 。睡眠瘫痪有可能是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四大症状之一,但也可独立发生,无关于发作性睡病。   
    独立发生的睡眠瘫痪症,据美国统计的数值,在全部人口的盛行率高达40%-50%,几乎很多人有此经验,但都是偶尔发生一次,很少有连续性的发生(但在发作性睡病的患者中可连续发生)。睡眠瘫痪症好发于睡眠不足,昼夜轮班工作的人和有时差问题的人。  
    c.快速动眼期行为疾患(REM behavior disorder)快速动眼期时,全身的肌肉张力降至低(眼外肌及横膈肌例外),因此梦里的动作无论多激烈,肢体也无法表现在现实世界里,然而此类的病人却能将梦里的情境表现在现实世界中,而此种病人的梦又常常和暴力有关,不是跟人打架就是被人追打或追杀,因此常会因拳打脚踢而伤害到自己或枕边人。   
    这种疾病多发于老人大部分为男性,据国外统计有40%的人有中枢神经的病变,例如巴金森氏病,先前有中枢神经感染或蜘蛛膜下腔出血等。而另外60%的病人则为特发性,找不到特别的原因,目前认为病灶乃是脑干中引起肌肉张力降低的神经元或神经路径无法执行其正常功能,因而引起快速动眼期行为疾患。此病对药物的反应良好,但必须长期服用控制。   
    4.并不单单局限于某一睡眠期的睡中异常   
    磨牙(sleep bruxism)指在睡眠中,特别在睡眠第二期,重复的磨动牙齿,产生令人不舒服的声音,而干扰到枕边人或室友的睡眠。磨牙的特征动作为间歇性出现下颚肌肉等张性的收缩,并伴有规律性咀嚼似的动作。在孩童或年轻人常见。   
    成人发生磨牙的现象通常暗指在情绪上有压力,或有牙齿或下颚的问题。有一些人,磨牙的现象在一晚可发生数百次,造成牙齿的磨损,牙周的破坏,牙齿松动及颞颚关节痛等症状。如果磨牙发生在清醒时,患者常有心智上的缺陷(mental deficiency)。   
    磨牙的症状如果严重,造成牙齿严重受损,应找牙医制作牙套,保护牙齿,如果有牙齿或上、下颚的咬合异常,亦应做矫正的治疗。如果磨牙是由于情绪的压力过大,则应寻求心理医生做行为或精神心理的治疗。   

睡眠健康咨询   

    健康的睡眠会给予我们健康的精神与体魄,在人的一生中是有1/3时间是在床上渡过的,睡眠是生命的基本需要,如同空气、食物和水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基础,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睡眠。   
    人每天应保持7至8小时睡眠,医学临床早已证明:睡眠障碍不仅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还会缩短人的寿命!睡眠不足的人身体出现的衰老症状要明显大于其它正常人,另外还可导致感冒、抑郁症、精神错乱、糖尿病、肥胖、中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患有睡眠障碍间接导致死亡的人口数以百万计!   
    论睡眠障碍,很多人都简单的认为无论怎样就是睡不着觉,其实,睡眠障碍还包括:   

    1.睡眠时间短:睡得晚,起得早,每日睡眠时间只有5—6个小时,甚至更少,一般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2.入睡困难型:上床后很长时间还眼睁睁睡不着,整夜辗转反侧。   
    3.过早清醒型:早早醒来再不能入睡。   
    4.睡眠维持困难、质量差:多梦、睡的断断续续,很小的声音就被惊醒等。   
    其中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可继发于躯体因素、环境因素、神经精神疾病等。失眠症是一种持续性的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生理障碍。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心理是形成本症的致病心理因素。本症是因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担心失眠的所谓原发性失眠症。其症状特点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早醒、多梦,醒后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或社会功能。夜晚上床准备就寝后,失眠的人会描述自己感到紧张、焦虑、担心或抑郁,思维不能平静下来,他们常常过多地考虑如何得到充足的睡眠、个人问题、健康状况等。他们常常试图以服药或饮酒来对付自己的紧张情绪。清晨,他们常诉感到心身交瘁;白天的特征是感到抑郁、担心、紧张、易激惹和对自身过于专注。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为:   
    1.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   
    2.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3.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报名电话
 上一条:睡眠障碍知多少
 下一条:谈花卉对心理的作用

相关信息

河北技校网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