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传授:30天,高考考生如何成功涨分

已阅[6720]次 [2010-05-11]

    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备考进入后的冲刺阶段,竞争已趋白热化,考生如何在后的关键时期,大限度地提高成绩。学大教育(www.21edu.com)专家闫浩东教授指出,高考前一个月的冲刺,是关键的复习时期。只要找对复习方法,考生的高考成绩在原来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仍然是有可能的。 

    夯实基础知识点

    还有1个月的时间就考试了,有考生表示,目前处于迷茫状态,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复习;更有考生觉得只剩1个月了,再怎么努力也是无用功,就产生了放弃高考的想法。

    考生在这一阶段不要把精力过多的放在难题上,关键还在于基础,应该夯实基础知识。因为少了这些基础知识的支撑,解题也就无从谈起。专家特别提醒,成绩好的同学尤其要把复习重心放在基础知识上。文科主要侧重回顾政治、历史,理科则重点记忆各种公式,熟练掌握所有公式,以免因临场想不起公式而丢分。

    学大教育专家认为,在后30天里,考生应以各科考试大纲和课本为依托,对照考纲上的每一个考点对知识点逐一进行梳理,夯实基础知识。如果自己不会梳理知识点可以找自己的老师帮助,也可以找1对1辅导机构帮助。 

    突击频率高、分值大的考点

    通过前段时间的复习,考生基本已将知识点系统地“砸”了一遍甚至N遍,同时也做了大量的习题。考生可以对做错的题要进行整理、强化,也可以拿出以前整理的错题本,把自己以前做错了的题目及典型题再看一遍,把平时没有注意的漏洞找出来。在整理错题的同时,也要注意那些不出错的内容,不要因为注意的转移而把强项变成弱项。

    高考主要考查的还是主干知识,考生应扎实掌握主干知识点,尤其是各科中某一类型考题频繁考到,在考卷中又占有很大分值比例的试题。学大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可以将老师提及的或以往的错题本记录的考试频率较高、分值较大的考点进行重点突击下,因为短时间内,考生想将没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大面积恶补有些牵强。 

    点面兼顾,适当加强学科内综合

    高考试题的面,是由知识点、能力点间的关联脉络形成的网状体系。因此,考生要弄清教材内容的知识点、能力点,同时要摸清两者间的关系,有利于综合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对于综合试题,无论是“文综”还是“理综”,大多数考生心存恐惧,总把握不好解题思路。其实,“理综”“文综”考题的设计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秘莫测,“综合”实际是“政治+历史+地理”或“物理+化学+生物”的拼盘。只要各学科学好了,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好综合题。

    此外,学生还应关注热点问题,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为每年的热点问题都是考点。如,“三农”、朝核问题、玉树地震、西南旱灾、地碳经济等一些热点话题,一定要学会对热点问题的分析。 

    保持一定做题量,按高考要求模拟训练

    学大专家表示,考生要保持一定的做题量,并可按高考要求进行几次模拟训练,让考生以一种自然的惯性来迎接高考。

    考前这段时间,考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持佳应试状态。所以文科内容、理科内容不能光看,而要做一定数量的试题。看书是记忆知识,做题是运用知识。两者有效的结合,考生在考场上才能发挥自如。

    同时,家长尽可能按高考要求对考生进行几次模拟训练,将考生置于考试场景之下“限时限量”完成。这样的训练可以为考生积累应试经验。在每一次模拟训练之后,考生要及时、具体地总结试卷,这样高考时就会有意识地注意并改正,有效避免失误率。

报名电话
 上一条:教育部:大学普及率要扩至40% 文理
 下一条:创业 就业—看辽源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

相关信息

河北技校网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