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三农”联姻“催生”新型农民
张家口日报讯(记者 荣洁 通讯员 陈菁 侯成来)一直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阳原县西城镇农民师永兵,看着自己大棚蔬菜长势喜人露出了笑容……。现已带动村里20多户农民开始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他谈及免费上中专这事,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通过老师的讲解自己学到了新的种植技术。像师永兵一样,目前我市有3000多名农民正在上中职学校,他们将通过2年—5年的弹性学习,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去年,我市教育系统开展送教下乡、服务三农的新农村建设“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培养工程,面向初中毕业或具同等学历,年龄45周岁以下农业产业带头人、种养业大户和村干部等有志青年,对他们进行正规中等职业教育,使他们掌握生产经营技术。我市挑选康保、尚义、怀安、涿鹿、阳原5个县职教中心作为首批农村双带头人培养工程试点校,报名伊始,报名者达8000多人次,择优筛选后3207名农民免费上了中专。
该5县教育系统联合相关部门先期进行调查、摸底,将毗邻且产业相同的乡镇设为一个教学点,每周组织这些农民学生集中上3天课,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或者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养殖场等生产一线进行现场教学,在日常教学外,采用教师热线、网络交流等方式,及时地解答学员在实际生产中遇到问题。按照当地产业需求及农民需要,开设种植、养殖、农村经济管理和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专业,试点校根据本地的产业特色设置西红柿种植、葡萄种植、大棚蔬菜、杂粮杂豆种植、旱作农业种植、奶牛养殖和养猪技术等不同的种植、养殖班。全市64个教学点于去年10月正式开课,各试点校在本校已有师资的基础上,特别聘请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等单位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并针对农民文化不高、农民因农时限制培训难以整齐划一等特点,为农民量身定制了以学分制为基础的2年—5年弹性学制,他们与在校中职生一样,每学期都必须参加考试,在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后,将每学期笔试与老师布置的生产学习任务及出勤情况累计相加,将后得分作为是否能获得中职毕业证书的标准。
通过职业教育与“三农”联姻,如今,当地农民谈及更多的是如何创业,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没事的时候看看书、读读报,不光自己学习,还带动家里的孩子、老人关心国家大事。怀安县左卫镇尖台寨村是一个蔬菜种植专业村,由于缺乏先进技术指导,品种更新较慢,病虫害严重,加之周边的村子也发展了大棚蔬菜的种植,对该村的蔬菜大棚产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有的农民放弃了大棚种植,去外地打工。自去年“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开展后,怀安县职教中心对大棚进行合理改建,更新蔬菜品种,科学施肥,从选用品种、育苗、定植到田间管理步步跟进,层层管理,每棚均增加收入两千多元,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重新加入到了蔬菜种植的大军。
据了解,该工程服务范围今年将再度拓展,农村退役士兵、青年妇女和妇女干部将被纳入招生序列,同样可免费就读中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