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北省规定,对已录取考生不去学校报到者,会记入考生本人诚信档案,这一信息将提供给高校作为评定是否录取考生的一种参考,一方面保障高校的利益,另一方面监督考生的行为。如今,一些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又“不甘心”的考生开始纠结,那么录取不报到会给明年的录取带来哪些障碍?
省招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考生录取后不报到入学的情况日益严峻,“在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被录取不报到既是对其他考生入学机会的侵占,也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新生报到率低”是令高校,尤其是本三院校、专科院校、民办院校头疼的事。有专科学校透露,学校在招生时就考虑到了不报到因素,在入学前准备时按照录取总人数的80%安排住宿,结果还是有考生不报到,只能参加每年的补录。而一些民办院校的“新生报到率”则更低,有的院校个别专业不报到率达到一半以上。
按照现行规定,录取决定权在高校,“录取不报到”将成为高校录取时的一个参考。那么高校会不会以不诚信为由对上一年不报到的考生说“不”呢。保定一所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这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大,高校肯定会慎重对待,不会轻易对投档考生退档,但如果选择余地较大,就会有所取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