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从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河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0年,河北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1%,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3.6%。
市场价格同比上涨 食品价格涨幅较大
据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所调查的八大类商品五升三降:食品上涨7.8%,烟酒及用品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5%,居住上涨4.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1%,衣着下降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2%,交通和通信下降0.9%。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0%。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11.6%,环比上涨0.5%;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9%。
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张喜仓介绍,全年消费价格变动有三个特点:
全年呈阶梯式上涨态势。河北省居民消费价格随着宏观经济不断回升向好,从2009年11月开始由负转正。2010年呈现阶梯性上涨态势,一、二、三季度分别上涨2.6%、2.7%和2.8%,前三季度涨速平缓,与前季相比仅升高0.1个百分点。到四季度涨势加快,达到4.1%,比上季升高1.3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为4.5%,是2008年11月份以来25个月的高点。
涨价范围广。2010年消费市场涨价商品较上年明显增多,价格上涨由部分农产品到全部农产品,进而发展到一般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来,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消费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在调查的262个基本分类中,除家用电器、通信类等工业品价格之外,大部分商品及服务项目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食品和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是推动CPI上行的主动力。2010年食品类同比上涨了7.8%,由此拉动总指数上涨2.4个百分点,调查的16个食品小类全部呈现上涨态势,其中粮食价格自2009年1月份上涨以来,已连续24个月保持逐月上涨态势,11、12月份涨幅再次加快,单月环比涨幅分别为2.6%和1.9%。
据张喜仓分析,导致2010年河北省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劳动力工资提高,推动成本上升的影响。2010年河北省上调了低工资标准,从7月1日起月标准各档次分别调整为900元、840元、760元、690元,比原标准分别提高了20.0%、23.5%、26.7%和27.8%。据农村住户调查,2010年农民工务工收入月均达到1619元,增长25%。
国外输入型通胀的影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银行超发货币,使市场流动性充裕。开放的深化,国际贸易往来的增多,其他国家的通胀水平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日益加大。先是因黑海地区大旱小麦减产,俄罗斯宣布小麦出口禁令,引发全球小麦价格飙升68%,而后传出全球小麦主要供给国加拿大、澳洲等也因干旱而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再次把世界小麦价格推高,带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涨预期增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国际上大宗商品,如原油、铁矿石等基础商品价格上涨较多,输入型涨价也很明显。八月初,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在80美元以上。国际原材料特别是原油、铁矿石进口价格的上涨,必然影响到国内消费价格走高。
2011年 物价攀升幅度可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展望2011年价格走势,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很大,应对金融危机货币累积发行较多需要消化,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国际通胀影响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翘尾因素等,都给稳定物价形成压力。同时有利条件也很多,粮食供给较为充裕,工业品供给富裕,央行7次提高准备金率、两次调整利率等。稳物价安全可控的基础厚实,积极应对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就一定能把物价攀升幅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张喜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