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日报讯(李金刚、彭建彬)近日,枣强县对4所中小学正副校长岗位进行公开竞聘。终,有4名同志脱颖而出,被选拔任用。这是该县自2009年首次开展公开竞聘中小学正副校长以来的第三次有益尝试。截至目前,该县共有22名中小学正副校长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工作岗位。
为进一步深化教干教师队伍管理,规范和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近年来,枣强县不断深化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入竞争上岗机制,充分调动起全县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健康发展。一是健全机制。按照《枣强县中小学校长公开竞聘实施方案》,该县确立了“德才兼备、择优聘任、公正公开、民主集中”的干部竞聘原则,明确了中小学校长的任职条件、竞聘程序等,建立起一套选拔任用中层教育干部的长效机制,使教育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更加科学完善。二是严格程序。公开竞聘分理论考试、竞聘演讲、民主考察、公示结果、聘任等五个环节。每位参聘人员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逐项考核,并组织有关专家逐项打分,整个竞聘过程能够反映竞聘者的真实能力与水平。三是阳光操作。为了便于社会各界对中小学校长竞聘工作进行监督,该县及时将竞聘岗位、竞聘条件、竞聘结果在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和枣强教育文化体育网予以公告,提高竞聘工作的透明度,真正实现了阳光作业,规范运行。
竞争上岗为枣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竞争上岗增强了进取意识,激发了工作热情,“竞”出了责任感,“比”出了危机感。“过去是上级任命,现在是公开竞聘。工作好不好,群众当裁判;位子有没有,能力说了算。”谈及此次竞争上岗的感受,被正式任命张秀屯中心校校长的武世荣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