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共青团河北省委、河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本报(网)与河北邮政等单位共同启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圆梦行动”,这是继团省委启动“河北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亲情传递‘e+1'志愿服务行动”后进一步深化此次活动内容的一项活动。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已经成了城市建设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但与之相伴的问题是大量的农民工子女留守在农村或随父母进城,不能很好地享受快乐的童年。常人也许难以想象孩子们在家庭情感、学习压力、生活状况等方面所遇到的不少挑战和困难。也许,他们正在渴望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期盼着能有一间明亮的教室;也许,他们想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享受心灵的润泽;也许,他们只想要一支玩具枪、一个布娃娃、一双新皮鞋……这些小小的愿望对于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微不足道,但对于他们却成了很难实现的梦想,他们就是“农民工子女”——这个我们熟悉却被许多人忽视的群体。孩子们的父母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用辛勤和汗水描绘了城市的美丽画卷,但却减少了与孩子相伴的机会,甚至都很难满足孩子的一个小小的愿望。
为了充分发挥广大青年志愿者的积极作用,为这些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提供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团省委、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全省启动了“河北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亲情传递‘e+1’志愿服务行动”,并组织、动员广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内容在农民工子女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活动内容,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宣传氛围,共青团河北省委、河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从即日起启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圆梦行动”,并联合燕赵都市报(网)、河北邮政等单位共同推进。
本次活动主要是针对生活在社会底层、需要帮助的农民工子女,尤其是孤残儿童,将他们的生活状况通过圆梦的形式进行集中展示,除向社会征集孩子梦想,并发动了河北省民间、网络志愿者联盟的基层力量,深入到当地的孤儿院、福利院和少保中心进行挖掘。从而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农民工子女生活的状况,唤起全社会对农民工子女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