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炉技校说明市场在调节文凭教育

已阅[6396]次 [2012-09-24]

  随着新学期开始,又有大批大学生回炉技校。据悉,仅哈尔滨铁建工程技工学校就迎来了近20名大学生。18日,记者在该校见到了两名回炉技校的本科毕业生——刘欣和张丙娜。4年前,两人一同考入了绥化市当地的一所本科院校,所学的食品营养专业属于三本。经过4年学习毕业后,由于屡次求职碰壁,她们真切地体会到了“毕业即失业”。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们听说高中同学并没有上大学,在技校学习铁路乘务员专业毕业后,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而且月薪达到四、五千元。于是,两人毅然决定回炉技校,从头再来。 

  大学生回炉,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除了直接“回炉技校”从头再来学得一技之长之外,还有许多大学生用另一种方式在“回炉”——他们怀揣着大学毕业证,却从事着一份几乎与他们的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的工作。正是因为这样的现实背景,今天的准大学生们,在填报志愿时,有的已经根本不考虑他们的专业,因为家长与孩子们清楚,即使你将所谓的专业选得再怎么符合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四年之后,也可能面对着完全陌生的知识与专业。更何况,许多准大学生,为了确保自己能够进入大学,已经根本不考虑专业了。这一“怪胎”般的教育现象,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可能是“走一步是一步”的无奈之举,但是,这对于整个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而言,显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辛辛苦苦学了四年的专业知识后,还得靠这种曲线救国式的“回炉”才能谋得一份工作,那么,我们还不如直接去读技校。苦读四年,难道仅仅是为了那一张一钱不值的所谓的文凭吗? 

  以此为基础,有人说我们的高校,一本以下都应该改为职业学校。这话虽然有些偏激,但也确实一针见血。既然四年大学等于纯粹的“白读”,那我们不如直接取消这些只为“白读”提供场地的大学。高等院校办到这等地步,应该有人为此而脸红了! 

  大学生为了工作而“回炉”,这对大学生及其家庭而言,是一场灾难,但是如果着眼于宏观,这对中国高等教育或许还应该是一件“利好”之事。当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根本不在意那些所谓的文凭之后,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有些大学“读了不如不读”之后,高校的盲目扩张与扩招,必然会失去那诱人的却也是毫无价值的肥皂泡般的光圈。 

  大学应该培训“高精尖”的人才,但是大学更应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我们不能将“读大学”与“找工作”特别是“找一份好工作”视为一体,不过,如果我们读了四年大学之后,还得“回炉
技校”,那也只能说明,我们的大学,在培养人才这一重要的环节中,确实存在着问题。“高精尖”的人才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也培养不出,我们的大学,究竟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

报名电话
 上一条:研究生毕业赚不过技校生原因何在
 下一条: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单选试题

相关信息

河北技校网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