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创业商机多变

已阅[7555]次 [2012-11-21]

    导语:农民工创业是与家庭承包和民工潮同等意义的大事,是从农业经济向劳务经济,再向实体经济的转变过程。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实现农民工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转变,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良性互动格局,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特别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创业者不是通过主动搜寻去发现机会,而是因为他们碰巧通过某些途径触到了新的信息,又认识到了这些信息的价值,创业者所掌握知识的异质性是创业警觉的重要来源(Shane,2000)。71%的创业者复制或者修改在以前的工作中遇到的机会,20%是偶然获得的创意,4%是通过系统的搜寻发现的机会(Bhide,2000)。
 
    农民工所创企业绝大多数是贴近普通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商品和服务的实体部门,直接面对随时可用脚投票的消费者,农民工创业所从事的绝大多数行业的进入门槛低,必然竞争惨列,终导致利润微簿甚至亏损。好的商机往往稍纵即逝,只有那些能比他人快半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迅速转变经营策略者,才能赚上一笔,这种暴利大多不能维持多久。在赚得第一桶金之后,必须寻找新的机会。
 
    外部环境的变化总能使一些创业者兴起,又使另一些被淹没,农民工创业者的成功有他们吃苦和灵活应对的一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运气”的一面,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他们难以事前预料和不足以应对的。如一位创业农民工这样描述他的第一桶金:
 
    “1998年我在广东务工时那个工厂有几万人,农民工排着长队吃饭,那是三餐如一日,当时是三块多钱,五块钱。厂里只给补一块钱,外面也是五块钱一份,十块钱一份的。当时我就想卖快餐,只卖两块钱,而且茶免费,汤免费,米饭也免费,你吃多少打多少米饭,我只收菜钱。老乡开始都认为我脑子进水了。但我走量,若只有十个人吃我也不赚钱,一百个人我只能赚回本钱,卖一百五十个人就能保本,卖二百个人可以见利,要是打到五百份就有一千块钱了,我打工一个月才一千块钱,除掉二百块钱的成本就落八百块钱了。薄利多销,这就是个机会,我试了下,半个月卖了二百多份,一个月以后我就达到二千多份,生意火的。一年多的时间我就赚了将近八十万,保守数字。后来扩张店面,装修时起火了,有个人被大面积烧伤,为给他治病,就把快餐店盘出去了。等我再去卖快餐时,那到处都是两块钱的快餐了,什么都是要捞第一桶金。小生意一般都蕴含着大生意。但该放手的就一定要放手。当你死抱着他的时候,你要转变策略,要不停的转变思想,转变策略。”
 
    农民工创业者转换经营快,他们往往抓住一个商机,干几年,行情不对,便快速转换;若从企业的角度,失败率的确较高;但从创业者的角度看,只要入行,大多数能屡败屡战,持续创业多年,终成功率较高。
 
    据一项始于1995年,对300个农户的长期跟踪调查,其中90个成为个体户的,如今仍有67个还是个体户,6个成了私营企业主,80%能够较稳定经营。有28个成为私营企业主的农民,仍有19个还是私营企业主,3个下降为个体户,也是近80%的持续经营。但他们所经营的内容则已转换多次。
 
    创业者并不等于公司,公司的失败也并不等于创业者的失败,很多创业者只是把公司当作一种工具他们扶持性地创造出多个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地将公司关掉、卖出或者上市后退出。促进创业的政策可能更应该聚集于创业者而非公司,至少应该清晰地把两者分开。对低端的创业,应以创业者为单位进行帮扶;不必强调以企业为单位,过度限制经营行业或范围,这会加速企业的死亡率。创业者并不等于封死,哦跟你说的失败也不不等于是创业者的是。

报名电话
 上一条:商贸英语口语900句 第XIII部分
 下一条:商贸英语口语900句 第XIV部分

相关信息

河北技校网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