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合作方式 提升合作层次

全国统一报名热线:400-660-5933

    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城市之一。佳木斯技师学院依托老工业基地优势,重点开展与制造业企业的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双赢合作形式,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一、建设中的佳木斯技师学院 
  
    我院由隶属于教育、劳动保障等14个行业主管部门的20所技工学校、中专学校整合组建而成。占地面积96.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66万平方米。今年陆续开工的项目有:2.4万平方米的实训鉴定中心, 3.2万平方米的教学楼,2.5万平方米的行政中心,2,138平方米的飞天数控机床厂厂房。目前,这些项目的主体工程均已完成。学院下设应用技术分院、职业培训分院、艺术分院、师范分院四个分院,拥有专任教师393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46人,在校学生6,452人,技工生2,442人。有两个实训基地,内设3个车间:汽修车间、电焊车间(焊机25台)、机加(数控)车间(普通床25台、数控床7台)。有数控模拟仿真、汽车模拟驾驶等实验实训室22个,新增教学实训设备累计投入逾千万元。 
  

二、探索校企互动的合作形式 
  
    学院在与企业合作时,积极挖掘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和结合点,寻求合作发展的内在动力。学院坚持“依托行业,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原则,以校企“双赢”为目标,以服务于企业为目的,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学院现已与3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校企合作形式: 
  
    一是订单培养定向就业合作形式。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按企业用人标准,定向培养中级工、高级工,毕业前到企业进行岗前培训、实习,毕业后顶岗工作。为了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由学院领导亲自带队到青岛金王集团、苏州邦泰光电、吴江联德电子、烟台拓伟机械厂等企业调研,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先后研发出《实用企业应用文写作》、《职业道德修养》、《机械识图与公差》等七本校本教材。学生在校期间,学费由企业支付,设立奖学金制度,实行末位10%淘汰制。毕业后全部接收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并负责办理户口。我院还与联德(苏州)有限公司、邦泰光电(吴江)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签订了冠名培养与就业协议。 
  
    合作一年以来,我院已有9个专业的1,011名毕业生到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等61家企业就业。有一大批毕业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毕业生李明月现为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车间主任,任龙当上了烟台拓伟机械公司数控机床班组长,王彦成为质检组长,耿丹凤为邦泰(吴江)有限公司车间班长,温淑红为昆山千灯华兴线路板厂文职主任。企业既有了固定的技术工人输入地,也节省了培训费用。学院送出了毕业生,拥有了稳定的毕业生输出地,同时也比较好地解决了校内实习设备、实习条件暂时不足的问题,扩大了办学规模,互惠互利,实现校企双赢。 
  
    二是校内筑巢引凤合作形式。这种形式就是与本地有影响的企业合作。学院在校内为企业规划出创业孵化园区,提供创业孵化场地,供在此孵化的企业使用。学院和佳木斯市华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佳木斯飞天数控机床厂的合作就是这种形式。由学院提供厂房和水电热设施,寻找创业者。学院从厂房设计、设备投入开始就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参加,专门聘请企业专家成立咨询委员会。委员会的任务是研究课堂和车间一体化设计问题,建立实习指导教师和生产技术工人两支队伍问题,教学模块内知识点直观化问题,师傅带徒弟(学生)个性化教学问题等等。通过研究,终把基地建成一个企业环境仿真的校内企业。厂家投入全部生产设备,独立经营,独立核算,企业对生产技术工人和设备有管理权,生产的产品,自行销售获取利润,并负责按要求为机械类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学院按协议监督企业在设备使用上保证学生实习实训和学院“双师型”教师培训。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企业与学院共同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现有共同研发的设备产品数控雕刻机、JY95K系列数控压力机、WC67K系列数控折弯机开始进入市场。 
  
    学院有了一个完整的实训基地,减少了基地建设投入费用和培养高技能人才所用的耗材支出费用。学生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与师傅一起很直观地掌握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其中优秀者成为一技之长的操作能手。在2007年黑龙江省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中,潘宪彬在计算机修理工组、柏雨材在焊工组比赛中均获得可观的成绩。企业借助学院的力量在此被孵化成一个成型的小企业。孵化出的企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繁荣,实现了地方、学校、企业三赢。 
  
    三是校企优势集合形式。学院在引进合作伙伴时,注重引进企业的技术能力、技术人才和技术装备,注重形成资源上的互和优势的结合。本着为新增专业提供优越的实训环境和有效实现优势结合的原则,我们与佳木斯格蕾特模具厂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组建佳市技师学院格蕾特模具制造中心。学院看中了厂家的市场、产品和技术含量,看中了它可以为学院新增专业带来的技术提升条件,而厂家看中了学院的生产环境和设备能力。这样,厂家原有的二十多台电火花、线切割等设备和学院的加工中心、数控铣床设备形成了集合优势,为模具专业学生实习创造了更好的空间,使学院技术含量高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发展为特色专业,使高技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三、不断完善促进校企合作深化的措施 
  
    一年来,我院主要采取四项措施,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化。 
  
    一是在开展创建名校活动中引入企业管理理念。请企业老总来校举办讲座,学习和借鉴企业的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市场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强化全校教职工特别是管理者不出“次品(不合格毕业生)”的理念,在学生教育中开设成本管理专题讲座。 
  
    举办“高技能人才直通班”,面向企业事业单位,招收有工作经验,具有中、高级工资格证书的技术骨干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培训采取半工半读或脱产的方式,由企业自主决定。 
  
    二是以考促练,双证并举。成立佳木斯技师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鉴定工种为25个,鉴定等级为初级和中级。目前已有八个工种、两个等级的773名学生参加了理论考试,有534人参加了实际操作考核,其中519人已顺利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双证合格者已下厂实习。 
  
    三是完善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措施。下厂前由职业指导师进行职业指导培训,下厂时由学生和企业签订合同,下厂后由实习指导教师带队,负责实习期间学生的组织、指导、管理,实习结束进行总结,毕业后跟踪服务。 
  
四是聘用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学院的实习指导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按照学院相关规定给予待遇。 
  
    一年多来,我院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为学院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优秀技能人才。今后,我们将以贯彻落实这次东部工程会议精神为动力,建立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让企业真正参与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中来,把课程评价标准与企业标准、行业标准统一起来,推动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 

 上一所技校:精心打造“需求导向型”校企合作模式
 下一所技校:顺势而为促合作 校企一体育人才

相关专业

河北技校网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