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杨连福先生书法展有感
瑞雪迎春,笔墨飘香,杨连福先生自北京来我校设展,欣闻前往。一幅《观沧海》,字大如斗,遒劲有力,功法之深,令人叹服。杨先生的书法作品呈现出一种做人的坚定和处事的操守,从其清秀的眉宇与洪亮的嗓音之中也不难找到这些因素。杨连福先生师从著名书法家张有清先生,其作品结合了诸多大家之精华,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作品风貌。
一种力量的释放,质感的体现,是杨先生展示给观者的一种信息。且不说笔法的质朴、古拙、大雅,单凭作品释放的一种“气场”——刚劲有力、坚定沉着就足以传递信息,与读者交流。这是杨先生内心深处和性格所决定的,或许是要表达给世人的一种刚毅的态度,即以自我追求为己任,追逐阳光,刚劲而勃发。
字的洒脱,奔放又不失平和之气,这是一种可贵之处。这就好比一个人,他在舞台上一站造就的气场一样,这是一个人能力的展现。杨先生的作品线条平衡感极其强烈,挥洒自如;但作品并不躁动,反而呈现出沉稳、工整的状态,这样的动静结合使作品生机盎然。
经典凝练是这次杨先生作品呈现的又一个亮点,如何把作品写古,是当今很多书家思考的问题。也只有把作品写古才能回归书法的本源。杨老师虽然出生农村,但是他拜访名家,虚心采纳他人指授,凭借独特的悟性和文学修养,三十多年笔不辍耕,已形成自家格局,在诗词界和书法艺术界引起关注,书法作品中渗透了难得的书卷之气。他给自己的书艺确定态度:“天道酬勤”,选定名家碑帖潜心临习,扎扎实实,深悟勤研,在传统书学中吮吸甘露,化为自己的营养,书艺日益精进;但是写古,并不是要把作品写的和原来的一模一样,而是找到古人的书写状态和心境,写出高质量、高水准的作品,直逼古人。杨先生的作品将这一点准确的做到了,可谓是另寻蹊径,独具匠心。他给自己处世定位要“追逐阳光、清心寡欲,常怀敬畏之心”。先生整个作品就好比是宋词中的豪放派,如大江东水绵延而来,浸入心田,而细节的刻画和把握将笔法的细腻尽情的展现。一种质朴、豪放的状态,作品跌宕起伏,线条生涩老辣,可谓是“锐不可当”。提按转折中尽情的挥洒自己的心境,作品的线条好比天外飞仙、婀娜多姿,将布局整体刻画成一种和谐的乐章,奏出一种澎湃、激烈的乐曲,摄人心魄,扣人心弦。
一个书者所能展现给观者的空间只有那短短的片纸和墨痕,而在阳光的天地里追逐与奔跑,通过书法艺术因素能让读者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传递的精神,那他便 是成功的。杨先生做到了这种传承和沉淀,诚挚地祝愿杨先生能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再创辉煌,在阳光中的笔墨天下执着坚定地追逐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