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教师礼仪
(一)、什么是礼仪
人有双重属性,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毫无疑问,礼仪学属于社会科学,按照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讲,一个成年人不可能不和别人打交道,只不过他接触的面,是广还是窄而已,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人不跟别人打交道,他不是一个神就是一个兽,是人就要跟别人过招,所以我们还是把礼仪放在行为学里讲更通俗一些。一般意义上讲礼仪就是指礼节、仪式的统称,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内,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或程序来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
我们不能仅仅把礼仪看做是某些场合规定的必须穿的衣服、必须完成的动作、必须说的话,或者必须经过的程序等等。现代礼仪学已经上升到人生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领域。更多的是从人心、人性的角度去研究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所以,我们后面所讲的内容,有相当的篇幅是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待礼仪的应用,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做。(是什么不重要,为什么才重要)
如果我们给礼仪一个通俗的定义,就是把“人生态度”和“生活技巧”完美的结合,体现出人际交往的艺术性。(人生的观念+生活的技巧=生活的艺术化)。
礼仪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各集团的行为, 政府的、外交的、商业的,教育的,宗教的,……礼仪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意义之重大可以上升到民族荣辱兴衰的高度。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代人们对礼仪重视的程度比今天有过之而无不及,春秋时期有个叫季康子的蔑视天子,“八佾舞于庭”,气得孔老夫子大发雷霆,“是可忍孰不可忍!” 当然,古代的礼仪有他鲜明的时代性,许多礼节在我们今天看来,不仅是落后的甚至是腐朽的,比如女人裹脚,就是要求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进,儒教当中的“三刚五常”中有“礼”,“三刚”没什么大用了,五常还是不错的。(仁义礼智信)都有用。有关礼仪的历史发展问题 是有说不完的话的。
(二)、什么是教师礼仪
顾名思义,教师礼仪就是教师在人际交往中(工作和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礼仪,从行为美学的角度说,人际交往应该讲究艺术性,所以也可以严格地说,教师礼仪就是我们教师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守的交往艺术 。
既然是人和人打交道,就要讲交往艺术,教师礼仪强调的是教师交往的特定范围。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你吃几碗干饭,你见过什么世面,你是什么档次的人,教师礼仪的一定之规会使你有所表现。
(三)教师礼仪的基本内容
现在礼仪学很时髦,商业、服务、政府都在讲,都在学。我觉得我们教师和他们有所不同,这些不同体现了教师礼仪的基本特点。除了我们全社会必须遵守的礼仪道德之外,教师礼仪还必须体现教师职业的的特点。就是共同的我们要遵守,不同的我们要体现。这两方面加起来就是教师礼仪的基本内容。我们给它归结为三点:
1、摆正位置,
教师礼仪突出的是教师要“摆正位置”,其实什么职业都有个位置的问题,但是教师的职业很特殊,是全社会关注的对象,教师在社会上的位置到底怎么样,我们在这里不去讨论,古今中外,自有评说,我们主要从我们自身的角度,强调我们要摆正和社会各种交往层面的位置——和领导的位置,和下级的位置,和同事的位置,和同行的位置,和家长的位置,和学生的位置。交往以对方为中心,就以和学生的位置来说,现代教师礼仪和古代教师礼仪是有很大不同的,大的一个不同,就是现在强调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位置,而不是我让你干什么,我管你,我教你,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这就是摆正位置的问题,教师礼仪就是要从这些出发,解决我们教师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就是要端正态度,
态度非常重要,态度有的时候决定一切! 礼由心生, 学校是个“说话”的地方(不是说别地方就不说话)老师靠说话去传道解惑,学生靠说话(问)去明辨是非,学得知识。你要明白,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同国家有差异,不同民族有差异,不同行业也有差异。就教师个人来说,有年龄,性别和性格的差异;有学科、能力、水平的差异;有和同事、领导之间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差异;老师和学生角色不一样也有差异。教师礼仪讲究适应性和包容性, 江泽民主席在“千喜年”讲话的时候,在讲到中国外交的时候,提出一个概念“叫君子和而不同”,就是我们和谐相处,共生共存,又各有不同,各具风采。 这个世界之所以可爱,就是因为万紫千红,大家都说一个语言,都有一种表情,都穿一种款式的服装,有意思吗,没有意思了。涉及到科学,涉及以原则的问题,我们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但是一般的人际交往,有的时候是非的概念是模糊的,某人长的年轻,有人说不像50岁的,像49,你非要给人家纠正,不对,像48!惹人家不高兴,没必要!不要读过几天书就端个文化人的架子。动不动就否定人家。为人师表,不等于好为人师。
3、就是要有自知之明
教师礼仪强调一个人要虚怀若谷,有人讲“文人相倾”,就是讲文化人(知识分子)小心眼,喜欢看别人的笑话,一个问题学生把你难住了,你很尴尬,我就在一旁窃喜(幸灾乐祸)。没有高山显不出洼地,你是洼地,我至少是平原。要知道,虽然我们是为人师表者,也不可能什么都懂,我们要敢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的要求,在现代生活中,我们的交际面扩大了,视野拓展了,我们的交往对象素质也在提升,你要问周树人是谁,咱们大家都知道,但许多学生就不知道,你要问周杰伦是谁在座的不见得都知道,但你要问学生不知道的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信口开河,胡吹乱坎,你不懂的事情,也可以告诉学生,你不懂,学生也不见得就小看你。
这些就是贯穿教师礼仪的基本内容。就是作为人民教师,你在人际交往中,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有自知之明。通俗地说,是你要知道自己是干什么吃的,你要谦恭待人,你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简单地说,教师礼仪所讲的,就是我们教师从职业的道德和良心出发,以尊重为基本原则,以礼貌为表现形式,在生活和工作中所展现的师资,师德,师表,师心。
二、学习教师礼仪的意义
礼仪首先是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古人曾经说过,礼者,身之干也,身体的主干, 孔子的“过厅语”有句话叫里“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礼仪,不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礼仪,难以思圆行方,站的住,立的直,具体地说,学习教师礼仪有四个方面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作为一名教师,你头不梳脸不洗,衣衫蓝缕,满脸尘土,脑袋上顶着一个鸟窝,永远跟“五四青年”似的,你有多高素质呢,你说你威风,我没看出来。古人讲“相生与心”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是他内心精神世界的反映,不管你长的怎么样,(高矮胖瘦、黑百丑俊)你的个人修养总是要通过你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我们长的不漂亮(这没有办法,自然灾害,我们抗拒不了),但是我们不能没有风度,我们没有地位,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尊严!我们学习、讲究教师礼仪,就是要提高自己的素质。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学生的楷模。
2、有利于维护学校的荣誉,这很简单,作为一名教师,你应该知道,讲究礼仪不仅是你个人的事情,你的形象要受到学生和外人(比如学生家长)的瞩目,你个人的形象代表了学校的形象。学校是个文明的地方,我们教师就是要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举止得体,语言文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学校育人为本的风貌。如果我们都和叫花子似的,我们的大校长就得改名了,叫“红七公”,或者干脆叫“某帮主”——丐帮帮主。(要是个女校长就成了《射雕英雄传》里的黄容了)
3、有利于完成自己工作任务,我们教师的是在“显微镜”下工作,每天几十双、几百双眼睛盯着你,你的学生不仅要研究你教给的学问,也研究你这个人,稍不注意,你的某个位置就成了学生研究的内容,一不留神,你就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掌故,起码上课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们每天上课之前要照镜子,你不能一撮头发从后面翘起来,你又不是凤凰,你翘起来也不好看。或者披头散发,梅超风似的,你没那么高的武功,你梳那么酷的头型干什么。有的老师上课不注意,一讲话往外吐吐沫。你是辛勤的园丁,也不至于把自己当成喷壶。凡此种种,都不利于教学,你无中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精神负担。有一次我脸上起了一个小疙瘩,手术割掉了,上课的时候学生看着我脸上的胶布就开始研究,我告诉他们,你们不用研究了,我这拉了口,缝两针,几天就好了,现在形象不好对不起你们。你不说清楚,脸上贴块狗皮膏药,汉奸似的,学生就听不好课,他要研究你胶布后面的秘密——昨天喝酒喝多了?撞电线杆上了?还是让老婆给抓了?……
4、有利于化解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有减灾效应)前面讲过,礼仪学讲究包容和豁达,教师礼仪也是如此,我们是谦谦君子,我们温文尔雅,我们风度翩翩,小是小非,我们不计较,大是大非我们不争吵。争吵是两败俱伤的陷阱。如果不是原则的问题,你非要和我抬杠,我们且战且退。如果你说本拉登还活着,他非问你,谁说的,你看见了?那就随他的便,死了就死了,活着就活着,反正拉登也不会开着747撞你们家的三间土房去。这方面我们后面在怎样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时还要重点讲。
唐山对外经济贸易学校详情请点击:http://www.hebjxw.com/ShowInfo_zxzk.asp?id=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