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发展职业教育是改善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的途径,是改善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率提升前提,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的需要。
就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而言,主要是针对国家工业化路线而作为重要发展的。我们现在走的路日本仔几十年前已经走过。日本之所以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与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职业教育的成败,决定了国家工业的未来。
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建设的基础,是改善未来劳动者能力和素质,增进人力资源总量和改善质量的根本途径。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职业教育是人由一般的劳动力发展成为专门的劳动力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在实现城乡二元化结构转化的过程中,职业教育与培训能提供新农村建设的实用型人才,传授新农村建设的知识与技术,提供文化与智力支持。
教育界、用人单位及青年人都曾经片面追求高学历教育,忽视或轻视职业教育。然而学历并不代表能力,随着近年来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观念的进步,学历在就业市场的优势越来越低,用人单位更注重于学生实在的能力,比较务实地去选拔适合需要的人才。社会正在由片面追求学历向能力社会转变。有一家企业吸收了两位新人,一位是工作了几年的学士,另一位是刚毕业的硕士,经考核,前者具备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在试用期间,前者的工资4倍于后者。这种现象在国外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如美国某大学的加速 器实验室供许多教授使用,但工资高者却是管理加速器的一位工程师。这位工程师的工作能力很强,他对加速器的维护、改进基本能满足各位教授研究工作的需要。这样的事例说明,日益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一定要在层次上和类型上都能结构合理,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结构与类型多样化,而职业教育正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多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曾为社会培养了许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有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改善了我国劳动力队伍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劳动就业和社会稳定。许多行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时,都对职业教育为行业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予以肯定。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改善劳动者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综上所述,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离不开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建设者和专门人才,而保持和改善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教育是根本保证,其中职业教育为大多数群体提供了接受教育保障乃至就业保障,为国力增强、国家强大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基于这样的重要性,全社会都应该给予职业教育以足够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