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宏一首歌唱得好:“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远是龙的传人!”不假,我们中国人确实是这样,但是同样生活在亚洲的韩国和日本也拥有这样的特征。经常有在旅行时将中、日、韩三国人弄混的“乌龙”发生。今天承德科技管理工程学校的老师就教大家如何分辨这三国的旅客!

承德科技管理工程学校解析分辨中日韩三国旅客的方法
1、爱“扎堆”:中国多“大团”,日韩多“小团”
东亚国家文化崇尚刻苦勤劳,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有钱又有闲的中老年游客自然成了旅游主力。而东亚三国老年人普遍外文蹩脚,离了导游就无法与当地人沟通,故而造就了这种青年背包客们看不进眼的团体旅游形式。
2、中国“什么都想买”;日本人“只买自己需要的”;韩国人则是“形象控”
中国游客喜欢在商场内逛,停留时间较长。关注所有商品并到处浏览观看,并倾向于向商场人员询问商品信息。日本人在商场停留时间较短。进入卖场后,一般不会到处观看,只寻找自己想要的物品,购买后很快离开。在购物时遇到困难,也只是仔细阅读商品信息与说明书,很少寻求商场工作人员的帮助。韩国人则是地地道道的“形象控”,海外消费主要用在购买衣服鞋包等服饰方面,而对家居和电子产品不感兴趣。
3、韩国人华丽,日本人体面,中国人“接地气”
韩国人购物喜好也直接反映在了其形象上,在韩国你可以观察到,韩国男性,冬天的大衣基本没有起球的,而中国男性则相反,基本全是“球”,一方面,这和衣服质量有关,另一方面,这也与是否注意打理有关。日本人穿着没有韩国人那么“讲究”,大多是干净合体的基本款,乍一看你可能会觉得他们的衣服全都是在“优衣库”和“无印良品”买的,朴素但不失体面。
4、中韩游客喜欢大声喧哗,日本游客安静沉默
有时候不是中国人的文明素质有问题,而是彼此的文化习惯不一样。大声说话只是中国人的习惯而已。”但可以确认的是,中国人“大嗓门”声名确实四方远播。作为和中国地理位置接近,文化相似的韩国,国民也有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习惯。不过韩国经济更发达,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与联系更加频繁。民族内敛性格,加上极度崇尚集体主义,日本游客无论在何处都表现得“纪律严谨”:在公共场合,他们通常可以做到不发出一点声响,实在有交流的必要,那就凑近低声耳语。
怎么样?通过以上承德科技管理工程学校的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讲解,大家是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很清楚的分辨中日韩三国的游客了呢?作为一名导游,一定要对自己的游客足够了解,才能更好的服务他们的旅行。如果你也想成为一名导游,那就赶快到承德科技管理工程学校学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