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2008年15~69岁居民8类慢性病总患病率为7.8%,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
■30~49岁人群的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原因是经常进行锻炼比例低、工作生活压力大
■今年石市疾控部门将加强公众健康教育,让广大群众管住嘴、迈开腿、远离烟草
或许你并没注意到,身边的居民平均两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胖子。他们或者挺着肥硕的肚子,或者体重严重超标,青少年尤其是城市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问题更为突出。
昨日,石市疾病控制中心公布了首次慢性病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一半石市居民超重肥胖。而由肥胖和膳食不合理引发的高血压也成为石市老百姓慢性病中发病率高的疾病。

慢性病更青睐城市人
“石家庄市2008年15~69岁居民8类慢性病总患病率为7.8%,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
“为掌握石市慢性病的流行现状,了解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制定慢性病防治政策,2008年石市疾控中心首次对石市15~69岁的常住居民中开展了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石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所所长闫玉英说,此次调查抽取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裕华区、新华区、鹿泉市、辛集市、赞皇县、深泽县等9个县(市)、区进行了调查。
据了解,此次共调查居民7668人,其中城市1659人,占21.64%,农村6009人,占78.36%。
“石家庄市2008年15~69岁居民8类慢性病总患病率为7.8%,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闫玉英分析说,其中城市(9.8%)高于农村(7.3%),女性(7.8%)高于男性(7.5%),慢性病更加青睐城市人。”
大肚子、小胖子成流行病
“腰围大于臀围的向心性肥胖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较高。”
调查显示,石家庄市15~69岁居民超重率为31.7%、肥胖率为17.0%,超重和肥胖二者合计为48.7%,近一半石市居民超重肥胖。“青少年尤其是城市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问题更为突出。”闫玉英分析说,15~19岁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8.9%和6.5%,城市15~19岁超重、肥胖率高达12.9%和17.6%,表现为小胖子多。
石市2008年15~69岁居民向心性肥胖率(男性腹围>2尺6,女性腹围>2尺4)为45.0%。闫玉英解释说:“向心性肥胖患者体形粗的部位是在腹部,腰围往往大于臀围,表现为大肚子多。”
“腰围大于臀围的向心性肥胖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较高。”闫玉英说。
青壮年人群缺乏锻炼
身体活动不足是超重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此次慢性病调查中,30~49岁人群的健康问题较为突出。调查结果显示,这部分人健康问题多,是由于这类人群经常进行锻炼比例低,并且工作和生活压力大。
“石市居民经常参加锻炼率仅为16.2%。经常锻炼率高的是15~19岁人群也只有38.0%,20岁后迅速下降为11.3% ,20~49岁人群锻炼率在8.9%~11.3%之间,30~49岁低为8.9%。”闫玉英告诉记者,身体活动不足是超重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中青年体育锻炼不够,健康问题也更多。闫玉英介绍说,30~39岁人群超重率、肥胖率、向心性肥胖率、血脂异常率、吸烟率迅速上升,到了40~49岁各项指标已基本接近或超过50岁以上人群,处于较高水平。
精神紧张更易患慢性病今年石市疾控部门将加强公众健康教育,让广大群众管住嘴、迈开腿、远离烟草。
调查显示,过去一年居民经常感到孤独的占2.0%,经常感到工作或生活压力很大的居民占8.1%,经常感到心情不好的居民占到3.7%,试图自杀者占1.3%。
“经常感到孤独是患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自杀倾向是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闫玉英说从调查结果看,近一年来试图自杀者患以上三种疾病的危险分别是无自杀意图者的8.1倍、3.4倍和3.4倍;经常感到紧张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是非紧张者的5.3倍。
慢性病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控制慢性病的关键。“肥胖、运动不足、吸烟、高脂高盐饮食都会引发慢性病。”闫玉英告诉记者,今年石市疾控部门将加强公众健康教育,让广大群众管住嘴、迈开腿、远离烟草,进行低盐低脂饮食,降低高血压、高血酯和高血糖的发生率,进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全社会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寿命。
来源:河北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