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工作的影响,全面了解春节后城镇就业失业情况和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促进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全方位促进就业,河北省政府于2月4日召开了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后,原河北省劳动保障厅迅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期3周的 “下基层、摸实情、办实事、促就业”调研活动。省、市、县3级劳动保障部门组织了7100余名工作人员,从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抽调了13000余人,从其他部门和乡镇、村组抽调了76000余人,近10万人直接参与调研活动。
为确保调研活动取得实效,真实掌握城乡就业失业和企业岗位需求情况,原河北省劳动保障厅对活动内容、方法、步骤作了精心谋划和周密部署。针对不同调查对象,该厅设计了3个调查卡和3张统计表,开发了相应统计汇总软件。调研活动采取进企业、进社区、进村组、进家庭的方式,城镇调查做到了逐人逐企、一人一卡,对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册;农村调查做到了一村一册,重点乡镇和村组进行逐人逐户调查。全省共发放《城镇失业人员调查卡》211万余张、 《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调查卡》1200余万张、《岗位需求调查表》28万张;共调查城镇失业人员近5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5万余人、“4050”人员约13万人、长期失业者约27万人。调查显示,全省共有农村劳动年龄内人口约2800万人,其中乡镇以内就地转移就业人口578.5万人,跨乡镇就业人口超过630万人,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后没有就业的农民工有30.1万人。共走访调查各类企业5万余家,收集空岗信息约28万条。
在此基础上,河北劳动保障部门把调研活动与 “办实事、送岗位”相结合,各设区市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岗位变化监控台账,在规模以上企业设立了联络员,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积极为企业落实减轻负担、稳定岗位的优惠政策。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收集了一大批适合农村劳动者的岗位信息,把岗位信息送到农民家门口,送到农民手中,将温暖送到农民工心中,既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又实现了农民工有序就近就地就业。石家庄、邯郸、衡水等市充分利用市、县、乡镇 (街道)、社区4级服务机构,及时汇总用工需求和求职意向,开通劳动力供需“直通车”,确保培训与就业有效结合。沧州市举办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大型洽谈会,设立了招聘区、创业区、技能培训区和咨询服务区,共有17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信息4000余条,6000余人进场求职,现场发布创业培训项目信息123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万元。承德市开辟了小额贷款发放、税费减免等方面的“绿色通道”,大力发展食用菌、畜牧养殖等特色农业,加强农产品加工、地方特色产业等相关技能培训,帮助4万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2月份,河北共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105万份,组织招聘会470余场,为近35万名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 “送岗下乡”活动提供近30万条岗位信息,帮助近15万名农村劳动者实现就业。
活动期间,原河北省劳动保障厅还抽调了40多名处级干部,组成9个工作组,由厅领导带队,分赴各地督导检查,深入企业、社区、招聘现场,深入家庭,将岗位信息送到就业困难人员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