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总有一些话语扣人心弦,总有一些人值得终生记忆。在我们的人生长河中,“老师”这个熟悉的词汇陪着我们走过了学生时代,孩提时的顽皮,中学时的任性,大学时的不羁,老师一直在为我们操劳,“还记得那块黑板吗?”追忆成了我们和老师共有的纪念。
唐山3月5日电,青春写满奋斗的苦乐,青春可以让我们像个孩子一样单纯地笑着,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是父母眼中永远的孩子,也是老师心中难忘的“孩子”。老师用爱育人,我们用情予人。2011年3月4日深夜23时54分,一位老师用她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师生之间那份深情厚爱。在2011年“三八妇女节”即将到来的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这些或许是学生送给老师好的“三八礼物”——感恩。让我们听听这位乡村老师的“语重心长”:
转眼教了三四年的六年级了,回想这几年的时光,感慨不少。作为农村老师,可不像城里老师一样只教单科,我是所有的课程都教,不会也得会。所以我们农村老师真是又当爹又当妈,有时候挺不容易。农村孩子都有点野性,有时候气急了,抡起笤帚照着淘气孩子的屁股就是一顿打。和学生家长都是乡里乡亲的,打完了理直气壮地和家长说打孩子了,家长们竟然会“火上浇油”,让使劲打,看他们以后还听不听话。回想这教书的十多年间,从来没有因为“打”学生被家长找过麻烦。
我一直以为,被我“打”出去的这些孩子也许会记恨我吧,但是没想到的是,孩子们都特别留恋被我“打”的那段时光。也许是留恋着那份纯真,每当遇到学校有什么活动,学生不上课了,我教过的那些孩子总会来守着我。有的偷偷进到我的教室,声明不说话,不捣乱,就是再听一次我讲课;有的干脆就在窗户外面徘徊,等我下课和我聊聊他们在初中的那些开心或者郁闷的时刻。为人师者,能让孩子们惦念到这份上,是一种幸福。
这不,今天中学开校运动会,孩子们下午就又跑到了学校。这些孩子真是让人没办法,分批分帮到了。先是上初一的那批,早早地在教室等着,问我身体好些没有,能帮我做点什么杂活,我一律说不用。我带着学生劳动,嘴说着不用,可孩子们依然在帮忙,还教训我正在教的那些孩子说老师身体不好,不能让老师干活。然后是一帮上了初三的大小伙子,长的个个都比我高了,晃晃悠悠地来找我玩,对我说:“窗户玻璃高,他们够不着,要不我们帮你们擦吧?”我了解他们了,个子挺大,哪会擦玻璃啊。只是看见他们真是由衷的高兴:他们都是我的孩子啊,一转眼都这么大了,我不禁心生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他们欢欢喜喜地和我说了一会儿话,在门卫的严厉驱赶下,无奈地跑了。后一批是一帮女孩子,初一、初二、初三的都有,她们是偷偷进来的,见到我,有点不好意思又很高兴的样子,但是却不知道找点什么话题来说,就那么望着我,望的我心里热乎乎的。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看着孩子们越发漂亮的样子,我说我给你们照相吧,我传到我QQ空间,你们有时间去看(孩子们大多都有我的QQ号)。孩子们高兴地立刻照我的话做了。
每次孩子们这样蜂拥而至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心里暖暖的,那种温暖、那种感动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财富。我惟愿:我所有的孩子能永远快乐幸福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