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先入学,后提供材料;在学习上提供特殊帮助,在生活上免除后顾之忧,在心理上给与特殊关爱……”河北省教育厅昨日发出“积极做好接收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就学工作的紧急通知”。 省教育厅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接收地震灾区学生就学工作方案,明确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及时了解地震灾区学生迁居我省情况,精心安排好接收地震灾区学生就学工作。 ■通道要敞开,可先安排入学后提供材料 省教育厅要求,接收范围为教育部确定的四川、甘肃等地震重灾区2008年延期高考县(市、区)。对于上述地区来我省就学的学生,原则上需要提供受灾县(市、区)教育部门或民政部门相关证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由现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就学学校。对于这些学生要开辟“绿色通道”,先安排入学(入园),后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任何部门、学校、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推诿,更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 省教育厅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接收学校要对来我省就学的地震灾区学生实行登记制度。以便科学安排,统筹管理。 ■生活上免忧,学习困难时可组织专门辅导 省教育厅要求,对来我省就学的地震灾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书本费;高中学生一律按公助生对待;幼儿免收保育费。对这些学生,要在学习上给予特别关注,在生活上予以补助,使其能安心学习和生活;对孤儿和残疾儿童要特别关爱,指定专人照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学生心上。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接收学校还要在学习上对来自灾区的学生给予特殊关怀,详细了解学生使用的教材和教学进度,组织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心理上辅导,用关心和爱驱走灾难的阴霾 省教育厅要求,各接收学校要积极帮助来我省就学的地震灾区学生树立生活信心,使他们尽快融入新的环境和集体。在安排好他们的学习的同时,要积极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正视灾难,调适心理,疏导情绪,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品质,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各界的无私关爱。 学校还要加强与学生亲友的联系,通过召开座谈会、家访、走访居委会等多种方式,配合他们管理好迁居我省学习的受灾学生。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有针对性地予以帮助教育。对学生的在校表现,特别是发现异常行为表现要及时通知其亲友,让他们配合学校切实担负起其监护人的责任。 相关新闻 我省高校今年将多录25名四川考生 本报讯(记者许静)目前,我省面向四川招生的高校已完成对2008年在川招生计划的调整。省教育厅相关人士表示,我省高校今年原计划在四川招生1533人,调整后招生计划为1558人,共增加招生计划25人。其中,招收本科生招生计划由原定的1008人增加至1028人。同时,我省高校将按照教育部要求,把在四川的招生计划按1:4的比例放在四川的非延考区(非受灾区)和延考区(受灾区)。如此计算,今年我省高校预计将招收来自延考区的四川考生320人,其中本科生21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