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新生“两极分化”及对策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 中等专业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入校时年龄一般在十三、四岁。这个年龄的学生正处在身心迅猛发展变化的时期。上初中时离家近,有家长、班主任老师全天呵护着,现在,突然步入远离家乡的中专学校,一切都要靠自己,环境变了,学生很容易形成生活、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这就要求学校、老师要格外地关爱他们,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把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减少到小程度,帮助学生身心·链和谐发展。
一、 中专新生生活方式上的“两极分化”这主要观在:一方面,一些学生由于从未出过远门,来到学.不免会产生想家的情绪.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余时问不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生病时不积极治疗.整天情绪低落,育种孤独感。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远离家庭,再也不会有家长约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金钱由自己支配。比如,他们可以随便进商店,逛饭馆,有些学生甚至模仿成人,聚会吃、过生日吃,兜里的钱用不光不罢休。有利自由感。有些学生不与人交往,特别不与异性交往.见到异性就脸红,在异性面前不敢说话,不与异性同桌等;有的学生则与异性过于亲近,容易出现令学校、班主任都感到头痛的“早恋”倾向。因此,有些老师就喜欢带“和尚班”(采矿班、通风班,全是男生),而不愿带计算机应用、财会这些女生多,容易成为早恋“高发区”的班级。而生活方式上的“两极分化”极易引发学生心理失衡,产生不良后果。
二、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
学习上,由于 中专学制的压缩(原来四年制,现在缩短为三年制),教材跨度大,教学进度快,有的学生一下子摸不着门,个别学生还产生“路走对了,门进错了”的思想,陷于对高等学府的向往和对中专现实不满的矛盾中无法自拔,他们自轻自贱,自暴自弃,不能正确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与同班学习成绩好的相比差距加大,形成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
三、对策
1.作为新生班的班主任,应尽快了解每一个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状况,让他们把进入新环境后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讲给你听,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2.学习上,要教育他们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鼓励学生面对现实,改变择业观念,发挥中专学生实践技能强的优势。也可有重点的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让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帮助一个成绩较差的,使差生尽快赶上来;成绩一般的同学努力搞好自己的学习,不要掉队。终使全班同学在学习上都能齐步前进。
3.生活上,班主任要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向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爱护学生。既做学生的家长,又做学生的朋友,使他们消除自由感,没有孤独。例如,去年国庆喜逢八月十五日,学校放了一周的长假,我就组织学生开中秋晚会,吃月饼赏月.让学生自由联欢,使学生在学校过中秋节也有种回家的感觉。在此期间,我班学生任春芳,患了急性阑尾炎,需要住院手术治疗,我及时送往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并安排学生白天、晚上陪护,使她感到了班集体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