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从无到有、由小而大、自弱至强的历程及成因,除了外部生态即政策扶持、政府支持、教育部门的呵护以及民办学校的体制优势而外,还在于正确地处理了规模与效益、特色与质量、师资与管理这三大板块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适度规模扩张与规避办学风险 扩大办学规模,是民办学校做大做强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办学效益的必由之路。规模太小,学校不仅没有效益,而且会有生存危机;而一味地追求规模扩张,也会增加办学的风险系数。同时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教育投资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其回报周期是相当长的。一次性投入过大或者高负债经营,是危及民办学校生存的危险因素。 宜昌英杰学校自开办之日起,注意把握扩大办学规模的节奏,按照“稳步发展,适度扩规,滚动投入”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了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在招生额度上,学校基本上保持了每年递增300名左右学生的增长速度,即使有大量学生渴望就读,也不盲目扩招;在资金投放上,采取的是逐年滚动投放的做法。除开办之初的一次性投入之外,扩建和改建的后续投入多为合理回报即盈利部分。这样,董事会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也就不会产生短期意识;在投资渠道上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学校自我造血,另一方面董事会兴办了几家非教育经济实体,用于辅助和保障办学资金;在规模设定上,将学生总量限定在1800人以下,适时停止规模扩张,实现由外延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移。 彰显办学特色与提高教育质量 “在内心世界打下亮丽底色,替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为终身发展开启不竭动力。”这是宜昌英杰学校对基础教育的本质把握,也是对学生和社会的郑重承诺。学校的管理者深知:人的天赋、个性和特色是千差万别的,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教育不能只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来培养和选拔人才。作为一所与时俱进的民办学校,更应践行素质教育,用鲜明的办学特色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宜昌英杰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有三:一是外语教学。自开办之日起,学校就聘有外籍教师,学生可随时与外教沟通交流,并加大了英语教学的课时量。根据寄宿制特点,每天开设英语早读课,经常开展英语演讲、英语课本剧表演、中英文歌曲大奖赛等趣味英语活动,每学期对全体学生进行英语口语通级测试。二是特长培养。学校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开设了古筝、管乐、腰鼓、拉丁舞、武术等10多个兴趣特长训练营,每天下午3点到5点均为学生的特长训练时间。在愉悦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增长了才艺,而且陶冶了情操。三是实践活动。学校注重利用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异彩纷呈的文艺活动来陶冶学生情操、张扬学生个性、开阔学生视野。每学期以月为单元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文明礼貌月、爱国主义教育月、社会实践月、感恩教育月、科技活动月、文学艺术月等。可谓月月有活动、精彩各不同。实践证明,这些特色活动不仅没有淡化教学主旋律,而且促进和反哺了课堂教学。 刚性管理与提高教师幸福指数 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增强民办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而师资队伍的建设,既有赖于吸引优秀教师的加盟,更取决于对既有师资的管理。宜昌英杰学校的管理运行系统几乎涵盖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方方面面,其评估结果不仅周清月结,与教师待遇挂钩,而且其综合评估结果直接决定着教师的去留。 在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刚性管理的同时,另一方面,学校又十分注重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致力打造一支和谐的教师团队。 一是生活上的人文关怀。每逢教师生日来临,都会得到校报上的深情祝福和工会送上的鲜花;教师遇有红白喜事,董事会和学校领导都会亲临祝贺和慰问;每遇节日假期,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度假或聚餐;若遇教师不幸生病染灾,学校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一名教师不幸罹患重症,需要做肾移植手术,师生们为其捐款4万余元,董事会为他解决了病休待遇,并承诺其为终身员工。 二是工作上的励志扶掖。学校鼓励教师学习与提高,积极为教师搭建个人成长平台。学校的口号是:“逢赛必参,逢研必到。”为了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校组织了与老教师结对子活动,开展了“英杰杯”教学比武。一次,小学部一名数学教师参加全省说课比赛,校长亲自担任辅导教师,部主任陪同前往,捧回了一等奖奖杯。学校还多次承办了各学科的教学研讨会、现场观摩教学等活动。每年,学校用于教师参赛培训的费用近40万元,用于奖励教师教研成果或论文获奖的资金达20万元。 三是待遇上的持续增长。宜昌英杰学校办了4年,教师工资就涨了4次。教师待遇每年以高于10%的涨幅逐年递增,高一次涨幅高达30%。创办之初就进入学校的教师,工资已经翻番。在这里,教师工作只要年满一年,均享有董事会配送的技术股。同时,全体教师每三年享受一次全员旅游,骨干教师每年暑期均可享受外出疗养。办保险、上户口、办理人事代理等琐碎事务,都由校方安排专人予以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