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 见义勇为是该校优良传

已阅[7118]次 [2009-10-29]

 

图为:事后,获救的张太婆激动地和赵传宇拥抱(资料照片)

 

    在长江之滨,广袤的江汉平原上,有一所美名频传的英雄学校——长江大学。该校师生具有见义勇为的优良传统:上个世纪90年代初,该校教师丁齐柱博士从激流中勇救3名落水女孩;2007年1月22日,该校大四学生赵传宇寒江救起一名老奶奶。他们均在救人后默默离去,没有留下姓名。

    连日来,在报道“10·24英雄群体”事迹的过程中,记者采访了丁齐柱和赵传宇以前的同事、老师,听他们讲述了两名英雄曾经的点点滴滴。

    1991年

    丁齐柱勇救落水三女孩

    事件回放


    1991年6月9日,长江汛期,江流正急。沙市毛巾总厂女工罗义兰带女儿和3名侄女到宝塔公园游玩,不料有3名女孩先后掉入江中。江汉石油学院(后合并为长江大学)青年教师丁齐柱见此情景,连忙把3岁多的儿子丢在堤上,纵身跃入滚滚激流。此时,后掉下去的女孩正在江面挣扎,而另外两人已不见踪影,他迅速把江面上的女孩送回岸边,再游回江中搜寻,终于找到两个抱在一起的孩子,奋力把她们救起。丁齐柱上岸后没留下姓名,穿着湿漉漉的衣服,骑车带孩子离开了现场。

    丁齐柱已于1993年远赴加拿大工作。昨日,记者采访了他当年的同事、时任应用化学系副主任的张依华。张老师饶有兴致地讲起了记忆中的丁齐柱。

    1988年8月,丁齐柱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博士学位,后到江汉石油学院工作。张老师说:“当时全校只有2名博士,丁齐柱是其中的一个,但他非常低调、谦逊,一门心思扑在学问上。”“丁老师体质很好,经常游泳,泳技也不错!”张老师说,他跟丁老师很熟悉。6月9日那天,丁老师带儿子去江边玩,汛期的长江很危险,但看见3名女孩遇险,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跳入江中。

    丁齐柱救人不留名,身份是如何“曝光”的呢?原来,6月12日,罗义兰给江汉石油学院送去感谢信,流着泪说:“请你们一定帮我找到恩人!”第二天,当地报纸报道了此事。当天下午,恰逢应用化学系召开教师大会。党总支书记在会上说了这件事,希望知情的老师报告情况,丁齐柱一听就明白了,但他没做声。

    这时,坐在丁齐柱身边的赵修太老师问:“丁老师,这事儿像在说你啊!”32岁的丁齐柱一下就脸红了,赵老师又追问了一句,结果全体老师都向这边看来,丁齐柱的爱人就在现场,她也茫然地望着丈夫,因为她没听说过此事。一看丁齐柱的表情,大家都明白了是他做了好事,于是一起鼓掌。

    丁齐柱就这样被找到了。

    后来,江汉石油学院党委授予丁齐柱“雷锋式青年教师”称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党组授予其“舍己救人优秀青年教师”和“铁人奖”,人民日报专门就其事迹进行了报道。

    2007年

    赵传宇寒江救人不留名

    事件回放


    2007年1月22日,76岁的张多平太婆在长江边洗衣服时不慎滑入江中。正在江边散步的赵传宇听到呼救声从一百多米外跑来,来不及脱掉衣服、鞋子便纵身跃入江中,在刺骨湍急的江中急速游到老人身边,老人得救了。上岸后,别人询问他的名字,赵传宇笑而不答,裹着湿透的棉衣,从人群中悄然离去。

    目前,赵传宇正在华南理工大学读研究生。昨日下午,赵传宇在长江大学期间的辅导员杨德强老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描述了他眼中的赵传宇。

    杨老师说:“刚入学时他和很多农村孩子一样,沉默朴素,没什么特别。第一天晚上,赵传宇坚持让送自己上学的父亲睡床上,而他睡在桌子上。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他的孝顺。”

    赵传宇救人不留名的事迹传出后,杨老师曾到他河南的家里探望,他说:“太贫困了,我很震惊!”但赵传宇平时并不叫苦叫难,他当家教、做兼职,挣钱供自己读书。

    2005年11月,因赵传宇学业优秀,家境贫困,学校决定发给他400元助学金,但赵传宇主动找到杨德强老师,说:“我每个学期都有奖学金,还在外面勤工俭学,生活费足够了,给其他同学吧。”在他的坚持下,400元助学金给了别人,班上同学都不知道这件事。

    通过这件小事,杨老师说:“赵传宇救人不留名,我并不感到吃惊。”不过,还是有让他吃惊的事:“后来得知,他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在大冬天里走回学校,问他为什么不坐的士回来,你猜他怎么说?他说身上有水,不能弄湿了别人的车。”

    令全校师生感到自豪的是,当年,赵传宇被评为首届“全国道德模范”,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这所大学为何能英雄辈出

    20年内,长江大学涌现了3个影响全国的见义勇为个人和群体,每年更会涌现出数百起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长江大学师生因何具备见义勇为的优良传统呢?在该校学习、工作了近30年的李玉泉教授谈了他的见解。

    李教授认为,见义勇为传统的形成,首先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例如舍生取义的精神,对师生有激励和教育作用,长江大学十分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成为该校见义勇为优良传统的精神源泉。

    长江大学的环境和氛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李玉泉认为,冷漠的环境养成冷漠的人际关系,温暖的环境养成温暖的性格,长江大学的氛围就是温暖的。

    榜样的示范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他说:“虽然学校没有进行有意的引导,但英雄的事迹在师生中口口相传,会对后来的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他们勇于、乐于向他人伸出援手。”  

报名电话
 上一条:威迅教育石家庄国立授权培训中心
 下一条:网上“牛车贴”私改车灯该罚款

相关信息

河北技校网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