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与本报联办的“浙江省大中专毕业生公益性专场招聘会”人气高涨。2300个岗位吸引了6200多名毕业生进场应聘。
在招聘会上,1100名求职者与企业达成初步意向,工程、机械、设计等专业型人才是各单位争抢的“香饽饽”。
招聘会上,推出的岗位和到场求职的人都不少,但企业和大学生都喊难。
学生正装应聘 企业姗姗来迟
早上9时,大学生们带着简历陆续进场,不少女生化了淡妆,男生穿西装打领带。
来自江西赣州的葛钟早早地出门了,为给企业留个好印象,他特地买了一套西装。葛钟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想找份推销员的工作,“薪水只要够用就行,重要的是企业有发展前景,能给我提升的平台。”
和求职者的热情相比,招聘企业有些冷淡。记者看到,尽管招聘会开场已半个小时,近一半的招聘摊位还是空的。一家姗姗来迟的企业招聘人员解释说,因为堵车,所以迟到了。
“迟到甚至不到现场的单位,将被列入‘黑名单’。”省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表示,一些用人单位觉得招大中专毕业生不像招农民工那么难,主观上不够重视。“作为一个企业,守时很重要,这是对求职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求职期望偏高 合适岗位难找
招聘会上,不少企业打出了“欢迎应届毕业生”的标语,大多数岗位不要求工作经验,可求职者仍发现,找个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
“不是说‘用工荒’吗,为什么找工作还这么难?”郑其亮一路抱怨着。在网上,他看到杭州会计需求量大,待遇也不错,就信心满满地从江西赶来了,“岗位不少,但企业规模太小;大一点的吧,却又要求本地户口。”
不少应届毕业生也吃了“瘪”。“绝大部分招聘单位是中小企业,每月薪水只有1500元左右。”浙江工商大学的小吴转了一圈后,没投一份简历。
招聘岗位增加 招人仍然谨慎
“今年的就业形势比去年好,但企业也是按需扩招。”杭州泰林生物技术设备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员沈先生告诉记者,企业真正急需、愿意出高薪聘请的岗位,大部分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企业注重人才储备,并非意味着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因为毕业生每年都在增加,增加的岗位很快会被消化”。
佳西方梅苑宾馆的招聘人员吕玉福也认为:“对于有准备、肯从基层干起的大学生,我们会谨慎筛选,然后长期培养。”吕玉福说,去年招进的10名大学生,有3名在基层工作中脱颖而出,已经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
仓管员、驾驶员、服务员……在今天招聘会上,记者发现,不少单位带来了仅要求初中文化的操作工岗位。浙江大恩物流有限公司急招3名操作工,招聘人员杜海云说,人事专员的月薪大概在1500元上下,但操作岗位的月薪都在2000元以上。
求职也须尽快转型
据统计,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30余万人,我省毕业生将比去年多出2万余人,达到25万人以上,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目前我省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并非‘人才荒’,凸显了结构性需求的矛盾。”人力资源专家分析,目前,浙江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期,正从劳动密集性产业向技术密集性产业转变中,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猛增。
专家认为,高校毕业生要尽快实现就业转向,放弃原先空泛的专业方向,快速抢滩进入企业,通过企业的传、帮、带、学,转型为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这也许可以成为部分毕业生成功就业的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