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杨连福老师书法展有感
初见杨老师,电影里书法家白发长须、传统长衫、谈吐缓慢的印象便被打破,原来,书法家也可以乌黑短发,西装革履,声如洪钟。
走进杨老师的书法展,一幅幅墨宝展现在,作为书法的门外汉,我不能准确评说,但是却能感受到每一幅作品的力道与用心。
杨老师现场赠墨,有求必应。快轮到我们的时候天色已晚,杨老师有事不得不离开,老师没有置我们几个同学不顾,而是让我们每一个人留下词句,晚上他会写好,改天赠予我们。知道老师初到保定比较忙碌,可是第二天我们再一次去参观时,杨老师早已将墨宝准备好,真诚的赠与我们。得到的是老师的书法,亦是杨老师的人品。
与杨老师聊天,看杨老师书法,这便是我近几天为惬意的事。
聊天时,杨老师谈吐文雅,从不高谈阔论,却叫人心悦诚服,时而引经据典,却毫无矫揉造作之感。他很少谈及自己,更多的是对张有清老师和朋友的尊重,对历史对生活的感悟体会;书法时,杨老师仿佛置身世外,一撇一捺投入其中,书我两忘。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老师这么说也是这么做,他享受着书法带给他的乐趣。简单,满足。
曾问过老师为何书法展取名追逐阳光。老师说,如果没有阳光,世界的万事万物就没有办法生存,追逐阳光便是追逐生命,只有不断追求,才能不断上进,书法便是我追求的阳光。
在和杨老师的交流中,体会到的不仅有他对书法的见解和造诣,更有他人生的哲学:静水流深,境随心改,心灵的阳光是人生为珍贵的财富。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岂不也应该向老师这样吗?当我们抱怨这个社会不公、抨击这个社会偏见时,是不是应该想一想,我们追寻的是什么?是车子,是房子,还是票子,如果把这些看做是我们生活的动力与目的,那么在追逐的过程中,疲惫的是身体,迷失的是灵魂。走得太快太远,却已经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有人说过,所谓幸福,并不是指你出人头地又或者多么富足、有势力,也不是指你拥有十全十美的伴侣或一辆兰博基尼跑车,其实幸福很简单,饥饿的人捧起一碗饭,那是幸福。焦渴的人端起一杯水,那也是幸福。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载,为了那些表面上所谓的荣耀与光环,为了别人眼中的幸福奔波忙碌,而终忽视了自我人生的实现,这样的人生岂不是本末倒置的人生。
一幅字,一卷画,亦或是一首曲,内心得到满足与充盈,便是人生大的幸福。
追逐生活的阳光,追求心灵的阳光,愿与大家一路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