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著名回族书法家杨连福老师带着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与对母校河北大学的深情厚谊,应邀来到河北大学,举办了一场以“歌颂伟大的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歌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的“追逐阳光——走进河北( 2012 ) 杨连福书法展”。
书法展为何以“追逐阳光”为题?又是怎样一个人可以具备追逐阳光的勇气与气度?带着这些疑问我来到了书法展厅。
未见其人,先识其字。刚一进门,笔酣墨饱的四个大字“洗涤尘心”映入眼帘。紧接着,一幅幅方正、严谨、大气的书法作品依次排开,呈现给我们。初见杨老师,他正和几位前来采访的学生攀谈,很快我也加入了他们。
当问及此次书法展为何以“追逐阳光”为题时,杨老师说“之所以以‘追逐阳光’为题,是因为,没有阳光,世间万物就没办法生存,而我们要像向日葵那般,头朝太阳,追逐阳光。唯有追逐,方可前进。”“唯有追逐,方可前进”这个回答让我深感折服。杨老师目前年逾五十,但仍具有年轻人的朝气、活力与追逐精神实在让人敬佩不已,心生羡慕。也许这就是一个敢于追逐阳光者的勇气与气度。
每个书法家都有自己偏爱的题材,当谈及这个问题时杨连福老师讲,他创作时通常围绕着四个主题:坚守对党的忠诚、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文化以及自己平时的诗文作品。据杨老师介绍此次书法展也主要体现这四个主题,展出作品分《红色记忆》《宗教经典》《传统文化》《诗歌习作》四部分。经久传唱的《国际歌》歌词、光辉经典的《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伟人毛泽东著作、宗教作品《穆罕默德圣训》、国学经典《道德经》以及杨连福用书法创作的《华丰颂》《东乡感怀》《水调歌头井冈山》《铁锁英魂》《冷松》等作品洋洋洒洒,俯地拾零,衬托出满含时代阳光的思想之先和艺术灵气。
不知不觉与杨连福老师已经交谈近一个小时,在聆听了老师的教诲后,我再次参观了书法展厅,看着一幅幅遒劲有力,造意清空的书法作品不禁陷入思考:也许,只因为有众多像杨连福老师这样的书法家,我们几千年的书法艺术才得以传承;也许,只因为有众多这样的文人,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才得以延续;也许,这也是几千年来每一代文人不可缺少的文化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