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染发前,不必将洗净的头发吹乾,即可进行染发.
562.(○)染发之前的准备正作与顾客商讨,并了解药剂特性及毛发结构及皮肤适应性.
563.(○)染发前之选色,应先考虑颜色与肤色之搭配.
564.(╳)染发之前,应先使用微碱性的洗发精,将头发污垢洗净.
565.(○)染发前美发师应与顾客商讨选出顾客喜欢及适合的颜色.
566.(○)染发剂可分为暂时性,半永久性,永久性三种.
567.(○)喷雾染发剂,系属於暂时性染发剂,通常於洗发後便褪色.
568.(○)染发之前必须做染剂之皮肤试验,若发现有红肿,烧,痒,痛之感觉则不可染发.
569.(○)烫发与染发,时间应相隔一星期以上.
570.(○)染发前之选色重要应以白天的自然光线为标准.
571.(╳)染发之後,可立即烫发,应该不受影响.
572.(○)染发前发束测验能测出顾客头发之上色时间.
573.(╳)沾上头皮的染剂,不必洗乾净,也不会伤皮肤.
574.(╳)皮肤试验能测出顾客对染剂的显色时间.
575.(○)条染时可将染过的发束用铝薄纸折叠包住,以隔开未染部份.
576.(○)顾客染发资料卡的项目有发质,头发状况,染发剂,头发颜色,染发时间等.
577.(╳)头发表皮层的鳞状组织松软,开孔多且大色泽浅,就较不易改变颜色.
578.(╳)彩色染发时应先从毛根处皮肤先染.
579.(╳)染发後为稳定色素,可以用碱性护发素冲洗,以分解残留之氧化物.
580.(╳)染发时後脑部份的头发发质较佳,所以容易染色.
581.(╳)染剂应放於日光直晒处,以保持乾燥.
582.(╳)头发表皮层的鳞片组织细致,紧密开孔小色泽深,即易达到染发效果.
583.(○)染剂不慎进入眼睛,要立刻以清水冲洗.
584.(○)单步骤染发通常用在颜色少许变化或染白发上.
585.(○)皮肤试验的部位应在耳後或手肘内侧.
586.(○)染发时发现染发的头皮有过敏现象,应迅速冲洗.
587.(╳)腊条型,喷雾型染剂,皆属半永久性染剂.
588.(○)良好的染发剂,应对毛发无害,且不刺激皮肤,著色时间短,染後富有光泽.
589.(○)半永久性染剂比暂时性染剂停留在头发的时间较长.
590.(╳)植物性染剂因具有毒性,染前应确实做皮肤试验.
591.(○)漂淡剂停留在头发上时间愈长,对头发伤害愈大.
592.(╳)染发剂可以加染眉毛及睫毛,使有整体感.
593.(○)染发乃是一门专业学问,必须认识毛发特性以外,操作时还要有充份的熟练度,才能胜任.
594.(○)染发时,不慎而沾染到皮肤,此时可使用氨水擦拭.
595.(╳)染发时室内温度低,染发时间短,反之则时间长.
596.(○)染发时避免染到皮肤,可在发缘周围涂抹保护霜.
597.(○)受损头发表皮层过份张开,因此易於上色,也易於褪色.
598.(╳)染发时,可以不带手套,染发剂不伤害皮肤.
599.(╳)头发愈粗黑,愈容易染成有色度较淡的头发.
600.(╳)染发时应一次即自发根梳至发尾,否则会产生色度不均.
601.(○)染发时,挑发束约1公分,否则染剂涂抹会不均匀.
602.(○)纯度不够的过氧化氢会起泡,不易达到均匀的效果.
603.(○)健康的头发不易烫发也不易染发,反之受损的头发容易著色且也容易褪色.
604.(╳)染发时,双氧水的浓度高则染发时间长,显色速度慢.
605.(○)染发後,经过二十分钟,即会使毛发著色.
606.(╳)白头发染成黑色,其染发程序先行分区,其它可以不必考虑.
607.(╳)染发剂对於皮肤没有反应,可以不断作试验.
608.(╳)东方人的肤色,接近黄色,较适合染淡色的发色.
609.(╳)染发剂之发束测验能测出顾客对染剂之过敏现象.
610.(╳)先染发後再烫发,可以保持染发後的颜色.
611.(╳)在开始染发前的必要步骤是检查头皮,挑选发色,顾客本身的自然发色不须注意.
612.(╳)先染发再烫发,才容易染成依自己所需要的颜色.
613.(○)白发染成黑色时,通常应由前半部及两鬓角处先染.
614.(○)头发经常漂染,易成多孔性,并使头发失去光泽.
615.(○)染发时若上色时间不够,则因人工色素粒子未能氧化,易产生褪色现象.
616.(○)使用金属性染剂的头发,看起来晦暗,无光泽,易断裂.
617.(╳)暂时性染剂是专供白发者使用.
618.(○)染发中能与头发色素粒子结合的是永久性染膏.
619.(○)整发是发型设计的主导者.
620.(○)整发与梳发之方式是相辅相成的.
621.(○)整发是发型设计的一种技巧.
622.(○)东方人的发质较微硬,但可以用整发的方式达到韵律感.
623.(○)整发是将蓬乱不整齐的头发,加以整理使之成型.
624.(○)造型必须先有构思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作品.
625.(○)为顾客梳理头发时,你的表情与态度是可以决定客人是否会再上门.
626.(○)专业性的整发,包括吹风,手卷,螺蜷,指推波纹,发筒卷法,电钳等技术.
627.(○)整发包括吹风,夹卷,指推波纹,发筒卷法,电钳技术等.
628.(╳)整发即不须吹得太乾,也能梳出美丽,有线条的发型来.
629.(○)头发细少者可抹上发胶以增加整发效果.
630.(╳)使用发浆後有粉状物浮出来这才正确.
631.(╳)胶状发浆应先用水稀释方可使用.
632.(○)发筒之角度,冷烫卷棒的角度或大小均能影响波纹大小与发型.
633.(○)发筒的大小可以决定头发波纹的效果.
634.(○)发筒的大小,长短,方向,角度都会影响发型效果.
635.(○)发筒卷发时,所取发片长度与厚度视发筒的大小而定.
636.(╳)蓬松的发型通常使用45°以下卷法.
637.(○)发筒卷法是利用发筒或网筒卷子卷的方法,随发型变化,其排法不一.
638.(○)选用发筒的大小与头发成型鬈度有密切关系.
639.(╳)夹卷(Pin curl),系以发干旋转来达到波纹的大小.
640.(╳)以夹卷做成波纹的排列方向是:如第一排向左,第二排也要向左.
641.(○)小环型夹卷法是点缀发型或鬓角处时,梳成小环型或波浪型之局部卷法.
642.(○)整发时无论用什麼方法一定先要将头发梳顺.
643.(○)夹卷波纹应一排以逆时针方向卷,另一排以顺时针方向卷之,使呈S型.
644.(╳)夹卷时,发尾在内与在外的效果,都是一样.
645.(╳)夹卷(Pin curl)卷法时,发尾在外的会比发尾在内的发尾弯曲.
646.(╳)夹卷法是做波浪型之主要卷法.
647.(╳)夹卷可分为上卷,下卷两种.
648.(╳)夹卷所使用之底盘只有方型,三角形,圆形.
649.(╳)卷发的变动性只有全发干一种.
650.(○)螺卷法要使波峰高,其整发之发片应为抬高卷.
651.(╳)利用夹卷(Pin curl)整发,成型时会使发型蓬松.
652.(╳)夹卷(Pin curl)是底部及圆环所构成的.
653.(○)在整发时螺鬈卷法能做出波浪发型.
654.(╳)吹风前先擦上护发油,擦得越多越好,可保持发型.
655.(╳)吹发基本原则是在吹风之前擦上少许发油,并且风口愈接近头发愈好愈快速.
656.(○)吹风时应先将头发打湿,吹後整发较为持久.
657.(○)手持吹风机,吹发时,其风向应自发根吹至发尾,若反其道,则会造成头发伤害.
658.(○)手持吹风机风口扁平状主要作用为集中风力.
659.(╳)手持吹风机吹发,能使发型持久,其重点是在发梢.
660.(╳)吹风机不吹头发时,风口应朝工作者,免得吹到顾客头上.
661.(╳)空心卷卷法是较服贴及经常用的整发技巧.
662.(○)发筒的大小,通常与波浪的宽度成正比.
663.(╳)通常在冠部做高蓬发型的发筒角度是45°.
664.(╳)利用圆梳吹出线条时,圆梳所放的位置应放在发根处.
665.(╳)使用吹风机时应尽量靠近头发,以求快速并可保护头发.
666.(○)使用吹风机前必须检查吹风机中是否有异物.
667.(○)吹风机操作不当易造成头皮灼伤或头发分叉.
668.(╳)吹风机的声音越大越好整发较快速.
669.(○)吹风机声量过大产生噪音容易使人精神疲乏.
670.(○)吹风机的持法依操作者的习惯灵活运用且双手皆能操作自如才可.
671.(╳)长方型脸适合吹高角度,其梳子宜以九排梳来配合吹发.
672.(○)为配合发型需要,可变换多种梳子较能梳出理想的发型.
673.(○)排骨梳便於梳理前额线条或将头发梳高角度.17
674.(○)吹发时须考虑头发自然的垂落及生长的方向.
675.(○)颈部短发吹风时,其角度不宜提高,以便服贴.
676.(○)吹发型只与表皮层有关,由发根向发尾伸展.
677.(╳)蓬松吹法适於头发多而厚的人.
678.(╳)吹发时如不分区,可节省很多时间.
679.(╳)前额低的脸型,在分发线可以用短分发来分线.
680.(╳)蓬松吹法适於头发较多的人.
681.(○)将头发吹成高度,其吹风机应随著发刷往前上方面移动.
682.(╳)吹发时好一大束一大束地吹,节省时间.
683.(╳)吹风方向由发尾向头皮方向吹,能增加头发亮度.
684.(○)吹风时头发已经产生静电,就是表示头发吹得太乾.
685.(○)吹风时,要等发片热度下降,才可把头发梳开成型.
686.(○)摄氏35°是适合固定发型的温度.
687.(○)吹发过程中推,提,拉,转及固定是不可忽视的技巧.
688.(╳)吹发时,头发的蓬度与所用吹风机大小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