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事故单位可不待调度指令自行先处理后报告事故有哪些?
答:遇到下列事故情况时事故单位可不待调度指令自行先处理后再报告:
(1)对人身和设备有威胁时,根据现场规程采取措施。
(2)发电厂、变电站的自用电全部或部分停电时,用其他电源恢复自用电。
(3)系统事故造成频率降低时,各发电厂增加机组出力和开出备用发电机组并入 系统
(4)系统频率低至按频率减负荷、低频率解列装置应动作值,而该装置未动作时,在确认无误后立即手动切除该装置应动作切开的开关。
(5)调度规程及现场规程中明确规定可不待值班调度员指令自行处理的事故。
52. 多电源的变电站全停电时,变电站应采取哪些基本方法以便尽快恢复送电?
答:多电源联系的变电站全停电时,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应按规程规定立即将多电源间可能联系的开关断开,若双母线母联开关没断开应首先拉开母联开关,防止突然来电造成非同期合闸。但每条母线上应保留一个主要电源线路开关在投运状态,或检查有电压测量装置的电源线路,以便及早判明来电时间。
53. 当母线由于差动保护动作而停电时,应如何处理?
答:(1)双母线接线当单母线运行时母差保护动作使母线停电,值班调度员可选择电源线路开关强送一次。如不成功则切换至备用母线。
(2)双母线运行而又因母差保护动作同时停电时,现场值班人员不待调度指令,立即拉开关强送一次,选取哪个开关强送,由值班调度员决定。
(3)双母线之一停电时(母差保护选择性切除),经检查设备未发现故障点后,应立即请示值班调度员,用线路开关强送一次,必要时可使用母联开关强送,但母联开关必须具有完善的充电保护(包括相间、接地保护)。强送不成功则拉开故障母线闸刀,将线路切换至运行母线。
注:发电厂、变电站母线故障的处理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先给故障停电母线试送电,充电成功后立即恢复母线正常方式;另一种方法是先将故障母线上已断开的开关倒至运行母线上,再给故障母线试送电,试送成功后再将母线倒为正常方式。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各网应根据母线故障类型和母线接线以及停供负荷性质等具体情况,制定有关规程规定。
54. 对线路强送电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对线路强送电应考虑这些问题:
(1)首先要考虑可能有永久性故障存在而稳定。
(2)正确选择线路强送端,一般应远离稳定的线路厂、站母线,必要时可改变接线方式后再强送电,要考虑对电网稳定的影响等因素。
(3)强送端母线上必须有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
(4)强送时要注意对邻近线路暂态稳定的影响,必要时可先降低其输送电力后再进行强送电。
(5)线路跳闸或重合不成功的同时,伴有明显系统振荡时,不应马上强送,需检查并消除振荡后再考虑是否强送电。
55. 变压器事故跳闸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答:变压器事故跳闸的处理原则是:
(1)检查相关设备有无过负荷问题。
(2)若主保护(瓦斯、差动)动作,未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前不得送电。
(3)如只是过流保护(或低压过流)动作,检查主变压器无问题可以送电。
(4)装有重合闸的变压器,跳闸后重合不成功,应检查设备后再考虑送电。
(5)有备用变压器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变电站,当运行变压器跳闸时应先起用备用变压器或备用电源,然后再检查跳闸的变压器。
(6)如因线路故障,保护越级动作引起变压器跳闸,则故障线路开关断开后,可立即恢复变压器运行。
56.闸刀在运行中出现异常怎样处理?
答:应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1) 对于闸刀过热,应立即设法减少负荷。
(2) 闸刀发热严重时,应以适当的开关倒母线或以备用开关倒旁路母线等方式转移负荷,使其退出运行。
(3) 如停用发热闸刀,可能引起停电并造成损失较大时,应采取带电作业进行抢修。此时如仍未消除发热,可以使用接短路线的方法,临时将闸刀短接。
(4) 绝缘子不严重的放电痕迹,表面龟裂掉釉等,可暂不停电,经过正式申请停电手续,再行处理。
57.操作中发生带负荷拉、合闸刀时如何处理?
答:(1)带负荷合闸刀的,即使发现合错,也不准将闸刀再拉开。因为带负荷拉闸刀,将造成三相弧光短路事故。
(2)带负荷错拉闸刀时,在刀片刚离开固定触头时,便发生电弧,这时应立即合上,可以消除电弧,避免事故。但如闸刀已全部拉开,则不许将误拉的闸刀再合上。
58.变电站全停电如何处理?
答:当发生变电站全停事故,变电站与调度间能保持通信联系时,则由值班调度员下令处理事故恢复供电。变电站在全站停电后运行值班人员按照规程规定可自行将高压母线母联开关断开并操作至每一条高压母线上保留一电源线路开关。其他电源线路开关全部切断。
当变电站全停而又与调度失去联系时,现场运行值班人员应将各电源线路轮流接入有电压互感器的母线上,检测是否来电。调度员在判明该变电站处于全停状态时,可分别用一个或几个电源向该变电站送电。变电站发现来电后即可按规程规定送出负荷。
59.二次设备常见的异常和事故有哪些?
答:二次设备常见异常和事故主要有:
(1) 直流系统异常、故障。
(2)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异常、故障。
二次系统的直流正极接地有造成保护误动的可能,因为一般跳闸线圈(如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线圈和跳合闸线圈等)均接负极电源,若这些回路再发生接地或绝缘不良就会引起保护误动作。直流负极接地与正极接地同一道理,如回路中再有一点接地就可能造成保护拒动作(越级扩大事故)。因为两点接地将跳闸或合闸回路短路,这时还可能烧坏继电器触点。
60.交流回路断线主要影响哪些保护?
答:凡是接入交流回路的保护均受影响,主要有:距离保护,相差高频保护,方向高频保护,高频闭锁保护,母差保护,变压器低阻抗保护,失磁保护,失灵保护,零序保护,电流速断,过流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纵差保护,零序横差保护等。
61.遇有哪几种情况应同时退出线路两例的高频保护?
答:遇有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用线路两侧高频保护:
高频保护装置故障;
通道检修或故障。
62.哪几种情况应停用线路重合闸装置?
答:遇有下列情况应立即停用有关线路重合闸装置:
a.装置不能正常工作时;
b.不能满足重合闸要求的检查测量条件时;
c.可能造成非同期合闸时;
d.长期对线路充电时;
e.开关遮断容量不允许重合时;
f.线路上有带电作业要求时;
g.系统有稳定要求时;
h.超过开关跳合闸次数时。
63.“重大事故”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答:“重大事故”的具体规定是:
(1) 人身死亡事故一次达到3人及以上,或人身伤亡事故一次死亡与重伤达10人及以上者。
(2) 大面积停电造成下列后果之一者。
a) 电力系统减供负荷超过下列数值:
全网负荷 减供负荷
10000MW及以上 10%
5000~10000MW以下 15%或1000MW
1000~5000MW以下 20%或750MW
1000MW以下 40%或200MW
b) 中央直辖市全市减供负荷30%及以上;省会或重要城市(名单由电力主管部门确定)。
64.什么是正常运行方式、事故后运行方式和特殊运行方式?
答:(1)正常运行方式:包括检修方式和按负荷曲线及季节变化的水电大发,火电大发,大小负荷和大小开机方式下较长期出现的运行方式。
(2)事故后运行方式:电力系统事故消除后,在恢复到正常方式前所出现的短期稳定运行方式。
(3)特殊运行方式:主干线路、大联络变压器等设备检修及其对系统稳定运行影响较为严重的运行方式。
65.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是什么?
答: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为:
(1) 工作票制度;
(2) 工作许可制度;
(3) 工作监护制度;
(4)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66.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是什么?
答: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完成下列措施:
(1) 停电;
(2) 验电;
(3) 装设接地线;
(4)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67.什么是“三不放过”
答:发生事故应立即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事故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严肃认真,要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68.在电气设备操作中发生什么情况则构成事故?
答:发生下列情况则构成事故:带负荷拉、合闸刀;带电挂接地线(合接地开关);带接地线(接地开关)合开关(闸刀)。
69.高频闭锁式保护运行时,为什么运行人员每天要交换信号以检查高频通道?
答:我国常采用电力系统正常时高频通道无高频电流的工作方式。由于高频通道涉及两个厂站的设备,其中输电线路跨越几千米至几百千米的地区,经受着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和风、霜、雨、雪、雷电的考验。高频通道上各加工设备和收发信机元件的老化和故障都会引起衰耗;高频通道上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高频保护的正常运行。系统正常运行时,高频通道无高频电流,高频通道上的设备有问题也不易发现,因此每日由运行人员用启动按钮启动高频发信机向对侧发送高频信号,通过检测相应的电流、电压和收发信机上相应的指示灯来检查高频通道,以确保故障时保护装置的高频部分能可靠工作。
70.什么是零序保护?大电流接地系统中为什么要单独装设零序保护?
答:在大短路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后,就有零序电流、零序电压和零序功率出现,利用这些电气量构成保护接地短路的继电保护装置统称为零序保护。三相星形接线的过电流保护虽然也能保护接地短路,但其灵敏度较低,保护时限较长。采用零序保护就可克服此不足,这是因为:
a.系统正常运行和发生相间短路时,不会出现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因此零序保护的动作电流可以整定得较小,这有利于提高其灵敏度;
b.Y/△接线降压变压器,△侧以后的故障不会在Y侧反映出零序电流,所以零序保护的动作时限可以不必与该种变压器以后的线路保护相配合而取较短的动作时限。
71.零序电流保护为什么设置灵敏段和不灵敏段?
答:采用三相重合闸或综合重合闸的线路,为防止在三相合闸过程中三相触头不同期或单相重合过程的非全相运行状态中又产生振荡时零序电流保护误动作,常采用两个第一段成的四段式保护。
灵敏一段是按躲过被保护线路末端单相或两相接地短路时出现的大零序电流整定的。其动作电流小,保护范围大,但在单相故障切除后的非全相运行状态下被闭锁。这时,如其他相再发生故障,则必须等重合闸重合以后靠重合闸加速跳闸,使跳闸时间长,可能引起系统相邻线路由于保护不配而越级跳闸,故增设一套不灵敏一段保护。不灵敏一段是按射过非全相运行又产生振荡时出现的大零序电流整定的。其动作电流大,能躲开上述非全相情况下的零序电流,两者都是瞬时动作的。
72.采用接地距离保护有什么优点?
答:接地距离保护的大优点是瞬时段的保护范围固定,还可以比较容易获得有较短延时和足够灵敏度的第二段接地保护。特别适合于短线路一、二段保护。对短线路说来,一种可行的接地保护方式是用接地距离保护一、二段再之以完整的零序电流保护。两种保护各自配合整定,各司其责:接地距离保护用以取得本线路的瞬时保护段和有较短时限与足够灵敏度的全线第二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则以保护高电阻故障为主要任务,保证与相邻线路的零序电流保护间有可靠的选择性。
73.什么叫距离保护?
答:距离保护是以距离测量元件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其动作和选择性取决于本地测量参数(阻抗、电抗、方向)与设定的被保护区段参数的比较结果,而阻抗、电抗又与输电线的长度成正比,故名距离保护。
74.距离保护的特点是什么?
答:距离保护主要用于输电线的保护,一般是三段或四段式。第一、二段带方向性,作为本线段的主保护,其中第一段保护线路的80%~90%。第二段保护余下的10%~20%并作相邻母线的后备保护。第三段带方向或不带方向,有的还没有不带方向的第四段,作本线及相邻线段的后备保护。
整套距离保护包括故障启动、故障距离测量、相应的时间逻辑回路与电压回路断线闭锁,有的还配有振荡闭锁等基本环节以及对整套保护的连续监视等装置。有的接地距离保护还配备单独的选相元件。
75.微机故障录波器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微机故障录波器不仅能将故障时的录波数据保存在软盘中,经专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而且可通过微机故障录波器的通信接口,将记录的故障录波数据远传至调度部门,为调度部门分析处理事故及时提供依据。其主要作用有:
(1) 通过对故障录波图的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作为,对故障性质及概率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系统振荡时有关参数。
(2) 为查找故障点提供依据,并通过对已查证落实的故障点的录波,可核对系统参数的准确性,改进计算工作或修正系统计算使用参数。
(3) 积累运行经验,提高运行水平,为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统计评价提供依据。
76.什么是自动重合闸?
答:自动重合闸装置是将因故障跳开后的开关按需要自动投入的一种自动装置。
77.电力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自动重合闸?
答: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架空线路绝大多数的故障都是瞬时性的,永久性故障一般不到10%。因此,在由继电保护动作切除短路故障之后,电弧将自动熄灭,绝大多数情况下短路处的绝缘可以自动恢复。因此,自动将开关重合,不仅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停电损失,而且还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水平,增大了高压线路的送电容量,也可纠正由于开关或继电保护装置造成的误跳闸。所以,架空线路要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
78.重合闸重合于永久故障上对电力系统有什么不利影响?
答:当重合闸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1) 使电力系统又一次受到故障的冲击;
(2) 使开关的工作条件变得更加严重,因为在很短时间内,开关要连续两次切断电弧。
79.单相重合闸与三相重合闸各用哪些优缺点?
答:这两种重合闸方式的优缺点如下:
(1) 使用单相重合闸时会出现非全相运行,除纵联保护需要考虑一些特殊问题外,对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和配合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使中、短线路的零序电流保护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 使用三相重合闸时,各种保护的出口回路可以直接动作于开关。使用单相重合闸时,除了本身有选相能力的保护外,所有纵联保护、相间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等,都必须经单相重合闸的选相元件控制,才能动作开关。
80.运行中的变压器瓦斯保护,当现场进行什么工作时,重瓦斯保护应由“跳闸”位置改为“信号”位置运行?
答:当现场在变压器不停电情况下乾地下述工作时重瓦斯保护应由“跳闸”位置改变为“信号”位置运行。
(1) 进行注油和滤油时;
(2) 进行呼吸器畅通工作或更换硅胶时;
(3) 除采油要样和气体继电器上部放气阀放气外,在其他所有地方打开放气、放油和进油阀门时;
(4) 开、闭气体继电器连接管上的阀门时;
(5) 在瓦斯保护及其二次回路上进行工作时;
(6) 对于充氮变压器,当油枕抽真空或补充氮气时,变压器注油、滤油、更换硅胶及处理呼吸器时,在上述工作完毕后,经1h试运行后,方可将重瓦斯投入跳闸。
81.电网必须具有哪些充分而可靠的通信通道手段?
答:(1) 各级调度中心控制室(有调度操作指挥关系时)和直接调度的主要发电厂与重要变电站间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的通信通道。
(2) 所有新建的发、送、变电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必须包括相应的通信通道部分,并与有关工程配套投入运行。通信通道不健全的新建发电厂和变电站不具备投入运行的条件。
(3) 通信网规划建设应综合考虑作为通信、调度自动化、远动、计算信息、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通道。
(4) 如某些特定通道中断会影响电网的可靠运行,则必须从规划设计与运行上及早安排事故备用的通道或其他措施。
(5) 通信设备应有可靠的电源以及自动投入的事故备用电源,其容量应满足电源中断时间的要求。
82.在检定同期和检定无压重合闸装置中为什么两侧都要装检定同期和检定无压继电器?
答:如果采用一侧投无电压检定,另一侧投同期检定这种接线方式,那么,在使用无是压检定的那一侧,当其开关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由某种原因(如误碰、保护误动等)而跳闸时,由于对侧并未动作,因此线路上有电压,因而就不能实现重合,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都是在检定无压的一侧也同时投入同期检定继电器,两者的触点并联工作,这样就可以将误跳闸的开关重新投入。为了保证两侧开关的工作条件一样,在检定同期侧也装设无压检定继电器,通过切换后,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但应注意,一侧投入无压检定和同期检定继电器时,另一侧则只能投入同步检定继电器。否则,两侧同时实现无电压检定重合闸,将导致出现非同期合闸。在同期检定继电器触点回路中要串接检定线路有电压的触点。
83.什么叫重合闸后加速?
答:当线路发生故障后,保护有选择性地动作切除故障,重合闸进行一次重合以恢复供电。若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保护装置即不带时限无选择性的动作断开开关,这种方式称为重合部加速。
84.为什么采用检定同期重合闸时不用后加速?
答:检定同期重合闸是当线路一侧无压重合后,另一侧在两端的频率不超过一定允许值的情况下才进行重合的,若线路属于永久性故障,无压侧重合后再次断开,此时检定同期重合闸不重合,因此采用检定同期重合闸再装后加速也就没有意义了。若属于瞬时性故障,无压重合后,即线路已重合成功,不存在故障,故同期重合闸时不采用后加速,以免合闸冲击电流引起误动。
85.什么样的操作可用单项指令?
答:单项操作指令是指值班调度员发布的只对一个单位,只一项操作内容,由下级值班调度员或现场运行人员完成的操作指令。
86.什么样的操作可用逐项指令?
答:逐项操作指令是指值班调度员按操作任务顺序逐项下达指令,受令单位按指令的顺序逐项执行的操作指令,一般适用于涉及两个及以上单位的操作,如线路停送电等。调度员必须事先按操作原则编写操作票。操作时由值班调度员逐项下达操作指令,现场值班人员按指令顺序逐项操作。
87.什么样的操作可用综合指令?
答:综合指令是值班调度员对一个单位下达的一个综合操作任务,具体操作项目、顺序由现场运行人员按规定自行填写操作票,在得到值班调度员允许之后即可进行操作。综合指令一般适用于只涉及一个单位的操作,如变电站倒母线和变压器停送电等。
88.国家规定电系统标准频率及其允许偏差是什么?
答:国家规定电力系统标准频率为50Hz。对容量在3000MW以上的系统,频率允许偏差为50+-0.2Hz,电钟指示与标准时间偏差不大于30s;容量在3000MW以下的系统,频繁允许偏差为50+-0.5Hz,电钟指示与标准时间偏差不大于1min。
89.为什么要核相?
答:若相位或相序不同的交流电源并列或合环,将产生很大的电流,巨大的电流会造成发电机或电气设备的损坏,因此需要核相。为了正确的并列,不但要一次相序和相位正确,还要求二次相位和相序正确,否则也会发生非同期并列。
90.哪些情况下要核相?
答:对于新投产的线路或更改后的线路,必须进行相位、相序核对,与并列有关的二次回路检修时改动过,也须核对相位、相序。
91.引起电力系统异步振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引起系统振荡的原因为:
a) 输电线路输送功率超过极限值造成静态稳定破坏;
b) 电网发生短路故障,切除大容量的发电、输电或变电设备,负荷瞬间发生较大突变等造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破坏;
c) 环状系统(或并列双回线)突然开环,使两部分系统联系阻抗突然增大,引起动稳定破坏而失去同步;
d) 大容量机组跳闸或失磁,使系统联络线负荷增长或使系统电压严重下降,造成联络线稳定极限降低,易引起稳定破坏;
e) 电源间非同步合闸未能拖入同步。
92.系统振荡时一般现象是什么?
答:系统振荡时一般现象有:
a) 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的电压表,电流表及功率表周期性的剧烈摆动,发电机和变压器发出有节奏的轰鸣声。
b) 连接失去同步的发电机或系统的联络线上的电流表和功率表摆动得大。电压振荡激烈的地方是系统振荡中心,每一周期约降低至零值一次。随着离振荡中心距离的增加,电压波动逐渐减少。如果联络线的阻抗较大,两侧电压的电容也很大,则线路两端的电压振荡是较大的。
c) 失去同期的电网,虽有电气联系,但仍有频率差出现,送端频率高,受端频率低并略有摆动。
93.相差高频保护为什么设置定值不同的两个启动元件?
答:启动元件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启动发信机而实现比相的。为了防止外部故障时由于两侧保护装置的启动元件可能不同时动作,先启动一侧的比相元件,然后动作一侧的发信机还未发信就开放比相将造成保护误动作,因而必须投置定值不同的两个启动元件。高定值启动元件启动比相元件,低定值的启动发信机。由于低定值启动元件先于高定值启动元件动作,这样就可能保证在外部短路时,高定值启动元件启动比相元件时,保护一定能收到闭锁信号,不会发生误动作。
94.线路跳闸,哪些情况不宜强送?哪些情况可以强送?
答:下列情况线路跳闸后,不宜经送电。
(1) 空充电线路。
(2) 试运行线路。
(3) 线路跳闸后,经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已将负荷转移到其他线路上,不影响供电
(4) 电缆线路。
(5) 有带电作业工作并申明不能强送电的线路。
(6) 线路变压器组开关跳闸,重合不成功。
(7) 运行人员已发现明显故障现象。
(8) 线路开关有缺陷或遮断容量不足的线路。
(9) 已掌握有严重缺陷的线路(水淹、杆塔严重倾斜、导线严重断股等)。
除上述情况外,线路跳闸,重合动作重合不成功,按规程规定或请示总工程师批准可进行强送电一次,必要时经总工程师批准可多于一次。强送电不成功,有条件的可以对线路零起升压。
95.开关在运行中出现闭锁分合闸时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
答:应尽快将闭锁开关从运行中隔离出来,可根据以下不同情况采取措施:
(1) 凡有专用旁路开关或母联兼旁路开关的变电站,需采用代路方式使故障开关脱离电网(注意停用并联开关的直流操作电源)。
(2) 用母联开关串带故障开关,然后拉开对侧电源开关,使故障开关停电(需转移负荷后)。
(3) 对“Ⅱ”型接线,合上线路外桥闸刀“Ⅱ”接改成“T”接,停用故障开关。
(4) 对于母联开关可将某一元件两条母线闸刀同时合上,再断开母联开关的两侧闸刀。
(5) 对于双电源且无旁路开关的变电站线路开关泄压,必要时可将该变电站改成一条电源线路供电的终端变电站的方式处理泄压开关的要操动机构。
(6) 对于3/2接线母线的故障开关可用其两侧闸刀隔离。
96.开关出现非全相运行时如何处理?
答:根据开关发生不同的非全相运行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1) 开关单相自动掉闸,造成两相运行时,如断相保护启动的重合闸没动作,可立即指令现场手动合闸一次,合闸不成功则应切开其余二相开关。
(2) 如果开关是两相断开,应立即将开关拉开。
(3) 如果非全相开关采取以上措施无法拉开或合入时,则马上将线路对侧开关拉开,然后到开关机构箱就地断开开关。
(4) 也可以用旁路开关与非全相开关并联,用闸刀解开非全相开关或用母联开关串联非全相开关切断非全相电流。
(5) 如果发电机出口开关非全相运行,应迅速降低该发电机有功、无功出力至零,然后进行处理。
(6) 母联开关非全相运行时,应立即调整降低母联开关电流,倒为单母线方式运行,必要时应将一条母线停电。
97.遇到非全相运行开关不能进行分、合闸操作时,应采取什么方法处理?
答:(1)开关与非全相开关并联,将旁路开关操作直流停用后,用闸刀解环,使非全相开关停电。
(2)用母联开关与非全相开关串联,对侧拉开线路开关,用母联开关断开负荷电流,线路及非全相开关停用,再拉开非全相开关的两侧闸刀,使非全相运行开关停电。
(3)如果非全相开关所带元件(线路、变压器等)有条件停电,则可先将对端开关拉开,再按上述方法将非全相运行开关停电。
(4)非全相开关所带元件为发电机时,应迅速降低该发电机有功和无功出力至零,再按本条“1”、“2”项处理。
98.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为什么不允许开路?
答: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将造成二次侧感应出过电压(峰值几千伏),威胁人身安全、仪表、保护装置运行,造成二次绝缘击穿,并使电流互感器磁路过饱和,铁芯发热,烧坏电流互感器。处理时,可将二次负荷减小为零,停用有关保护和自动装置。
99.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为什么不允许短路?如果发生开路或短路分别应如何处理?
答: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如果短路将造成电压互感器电流急剧增大过负荷而损坏,并且绝缘击穿使高压串至二次侧,影响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处理时,应先将二次负荷尽快切除和隔离。
100. 电力生产与电网运行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答:电力生产与电网运行应当遵循安全、优质、经济的原则。电网运行应当连续、稳定,保证供电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