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企业家的教育情怀

全国统一报名热线:400-660-5933

河北易水砚总公司董事长张淑芬致富不忘乡亲,深情报答桑梓,在她的易水砚事业取得成功之后,又为了家乡的职业教育,为了家乡的孩子们泼洒血汗,孜孜奉献,做出了新的骄人的成就。
张淑芬办职教是从去年春天开始的。当时她看到家乡农村那些没有考上普通高中或大学的孩子们,致富找不到合适的出路,出去打工又没有技术,就决定办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不仅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还可以使那些没有升学的孩子们有书读,学到一门技术,掌握一项技能,使那些贫困家庭尽快富裕起来。于是,她在易县教育局领导大力支持下投资1500万元,办起了“易水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创办之初,她就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她聘请了原易县职教中心校长宗信任易水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严格管理,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将易水职业技术学校纳入市场机制。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设置了当时为走俏、为热门的开设了微机、旅游、机电、数控、电子商务、汽修、市场营销、家政、雕刻等九个专业,使学校很快产生了强大吸引力,当年暑期招生就突破500人。接着,又提出“一手抓就业,一手抓升学,既为大中城市输送高素质专门人才,又为高等技术院校培养合格生源”的办学方针,并向社会承诺“两个保证”即:凡来易水职业技术学校就读的学生愿意就业的保证安排大中城市就业,愿意升学的升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深造。“两个保证”既为那些家庭困难无力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及早谋到一条就业之路,又给学习成绩较好愿意继续深造的学生拓展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所有来易水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就。学习怎样,生活怎样,教学实验场地,教学实验用具每件事都牵扯着她的心。
为提高教学质量,她和校长宗信一起创造出“长短班相结合,自己办学与城市职业技术院校联合办学相结合,学历教育与专门技术技能培训相结合”的“三结合”办学模式。既开拓了学生眼界,又丰富了教学内容。现在,易水职业技术学校已与北京四季青中专,天津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柯棣华医学专修学院等十多所大中城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形成了强大的联合办学网络。
张淑芬心怀职业教育,情系父老乡亲。为方便百姓,造福桑梓,又提出了为“三农”服务的口号。对学校学制进行了大胆改革,实行了弹性学制,学分制,双证制。“三制”的实行既为特困生减轻了经济负担,又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还为学生在大中城市就业提供了方便。
为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她又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创办了易水职业培训学校。学校有中长短期培训班,设置了家政护理、保安、营销、建筑、雕刻、微机、汽修、机电、旅游等十几个专业。当年就为家乡农村培训500名学员,并全部安排就业。
为给家乡父老乡亲的孩子们寻求致富门路,又提出了“广泛开辟就业渠道,建立强大就业网络”的办学理念,实行定单培训。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起了北京、天津、石家庄、青岛、济南等大中城市就业网络,从而使高护和中西医专业的300多名学员全部安排在这些城市的军队和地方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实习就业。
为学校有更深层次的发展,又实行了实习就业一体化,使家乡的孩子们在易水职业技术学校和易水职业培训学校实现了“就学即就业”的愿望。
接着,又申办了“河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科技部“星火学校”项目,使所有来易水职业技术学校就读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得到了及时的困难救助。
张淑芬把自己全部心血倾注在家乡的职教事业上。为学校有更大的发展,她又抓紧了学校的设施设备的硬件环境建设,投资500多万元建起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新教学楼,今年暑假开学即可投入使用。目前,易水职业技术学校占地70亩,有综合楼,教学楼,103医学示范基地教学楼,8个实习场地,4个实习车间,6个实习教室,有了微机室,电教室,标准化分教室,实验室,示教室,大型彩色投影仪,彩电,录音录像设备,有了微机,机电,汽修,旅游,高护,中西医的大批教学实验器材。同时,又得到团中央希望工程资助的20多万元办学设备和器材及图书。现在的易水职业技术学校和易水职业培训学校水电暖齐全,可容纳1800人学习和生活。
奋斗正未有穷期,张淑芬说:“今年在校生要突破1500人,到2008年争取成为省重点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所技校:易水蓝翔职业技术学校
 下一所技校:秦皇岛市昌黎县职教中心

相关专业

河北技校网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