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锦江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下发通知,从2010年1月4日起,早中晚饭实行“一元就餐制”。“获得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网友发现,该区公务员不仅吃饭便宜,机关事务管理局还修建了私家车停车场,免费为机关干部职工停放私家车辆;另外,事务局还协调联系市交警,在保卫科设立服务站,为机关干部职工和周边群众办理驾照换证等相关业务。网友感慨:“都知道公务员福利好,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直观地感受到。” (1月7日 《三湘都市报》)
吃饭只收一元钱,免费停车,在单位就可以办理驾照换证等相关业务,一切都显得那么得惬意。不过,这些福利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得到的,而是公务员的“特权福利”,虽然它以“变相”的形式出现。
公务员福利待遇好,是众所周知的。局外人也只有“艳羡”的份。从公务员手中掌握的权力来看,他们享受这些“特权福利”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用不着花多大力气,只要想办,恐怕没有办不成的,交警难道会不买公务员的帐?更重要的是,公务员并不缺钱,有那么多纳税人的钱供他们花,还怕愁钱吗?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了。
什么样的吃饭才会只收一元钱?吃饭只收一元钱,算算成本,就知道是不可能的了。况且公务员的饭也不可能吃得太差。吃饭只收一元钱,自然“获得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但一元钱显然不够成本,亏出来的钱由谁来填补?这是个问题。或许人家早就想好了对策,似乎用不着我们操心,但这钱恐怕还得算在纳税人的头上。在许多帐目未能公开的情况下,在公务员的许多权力还不够透明的情况下,权力变现,权力为自己谋取福利的事恐怕就会层出不穷。“一元就餐制”只不过是小小的缩影。
相比于数目巨大的腐败案,公务员的“变相特权”似乎不会引起注目,一方面它是“集体享受”;另一方面它只在小范围内出现。但一旦被公众关注,就成为会刺激公众神经的一根稻草。当这样的“变相特权”多了,我们根本不知道哪个会成为后的稻草。
公务员是应该享受一些福利,但这些福利必须是符合规定的,也是经过公众认可了的。比如工资待遇高。但“一元就餐制”之类的“福利”,却完全是利用自己手中特权弄来的,看似小事,危害却不少。损害的是政府的威信,当然也会引发集体性腐败。凭什么要让纳税人为公务员的吃饭埋单呢?
有多少“1元就餐制”之类的“变相特权”在刺激公众的神经?谁来对这种“变相特权”说不呢?
|